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定安脱贫户陈有道带领村民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实现务工增收

  定安脱贫户陈有道带领村民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实现务工增收

  富了“脑袋” 鼓了“钱袋”

  ■ 海南日报记者 叶媛媛 通讯员 黄荣海

  像往常一样,11月23日上午6时许,定安县龙湖镇正统村文堂村第一组脱贫户陈有道一大早就起了床。给猪喂食、给地松土……忙完农活,他又赶紧开着卡车赶往附近的村落进行建筑工事。

  和他一起的,还有同村的几名村民。“自从跟着道哥干,大伙儿的生活都越来越好了!”

  听到大家夸赞,48岁的陈有道有点不好意思。眼前这个皮肤黝黑、有些清瘦的定安人,虽然个头不高,骨子里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劲儿。

  “七八年前,我意外摔伤了腰,无法外出务工,我们家的收入一路下滑。”2014年被纳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陈有道享受到当地政府提供的住房、医疗、教育等多重保障政策。

  得益于早前在外多年从事建筑行业,陈有道练就了一身建筑施工的好本领。2017年身体好转后,他很快便在镇政府与帮扶人的引导下,联系上了不少施工项目。凭着勤劳、吃苦、肯干的精神,当年年底,陈有道就摘下了贫困户“帽子”。

  虽然撕下了“贫困”的标签,但陈有道并没有为此松一口气。一直以来,正统村的村民都依靠蔬菜、水稻种植维持生存,增加收入较为困难。这些现实状况,陈有道都看在眼里,思考着如何带领村民增加收入。

  “自己虽然挣了钱,可村里很多人还并不富裕,我想带他们一起学习技术挣点钱,把收入提上去。”这样朴实的想法,也让陈有道的身份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仔”,转变为村里小有名气的“务工带头人”。

  不少正统村村民跟随他外出务工,全村就有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务工增收。王亮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我们没本领、没出路,总觉得干工地活不行,但现在我们在有道哥的带动下,不仅学会了施工技术富了‘脑袋’,还为家里富了‘口袋’,成功脱了贫。”王亮说,现在自己平均每月至少都能拿到2000元的收入。工事多时,甚至还能拿到3000元。

  望着自己正在亲手搭建的新房,陈有道也笑着跟海南日报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今年12月份,我们家也要在原有的一层楼房基础上加盖第二层,用作大儿子的婚房。靠着我们勤劳的双手,喜事一件接着一件,生活一定会越变越好!”

  (海南日报定城11月23日电)

责任编辑:符金花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