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涛声 | 让“美的教育”成为共识

  ■ 魏燕

  近期,“美育将纳入中考”话题引发社会关注。记者走访调查海南美育工作情况时发现,不少学校的美育教学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但也有家长认为,美育并没有多大用处,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孩子们的考试压力已经不小,如果再将美术或音乐成绩纳入中考,会给孩子造成额外负担。(据11月24日《海南日报》)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将美育纳入中考,就是从制度层面引导学校、家庭和社会重视美育,完善美育课程,加大美育投入,让“美的教育”成为社会共识,尽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让他们受益一生的心灵滋养。

  “美育纳入中考”已经有了时间表,但让“美的教育”成为社会共识,并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还有不少路要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美育,但由于地区、学校、家庭的客观条件和对美育的重视程度的不同,学生所接受的美育也有差异。有的孩子从小接受艺术教育,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上都颇有水平;也有的孩子从没接受过正规的美育和艺术教育。这种差异造成了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艺术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学校美育的正常开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

  将美育纳入中考,虽然短期内不能改变这种不平衡的情况,但能从客观上推动全社会形成重视美育的共识,让家长重视孩子的美育熏陶,让学校建立健全完善美育课堂体系,增加师资、场地、器材等投入,并通过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的导向作用,推动美育课程向激发学生对美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展,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享受,真正做到以美育人。

  同时,也要重视具体美育工作中的地区差异、个体差异,注意补齐短板,推动美育均衡发展。有些偏远地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场地器材不足,需要统筹社会资源,建立帮扶机制,比如可以鼓励大中专院校和这些学校合作共建美育教学基地;有些家长、培训机构将美育简单等同于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存在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对此也要及时纠偏,摒弃功利化的美育倾向,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推动美育发展还要因地制宜,多开设和本地特色民俗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美育课程。如海南华侨中学的黎锦与刻纸艺术、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和海口市琼山中学的琼剧课程等,都是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课程相结合的典型例子,值得借鉴。

  用美的教育,育美的人。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

原标题:让“美的教育”成为共识

责任编辑:符金花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南海快评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