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在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服务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在解答企业人员的咨询并受理所交的材料。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一、“极简审批”情况
自2020年8月1日实施极简审批制度以来,海口江东新区新增入园企业186家,累计服务“极简审批”项目37个,总投资约231.8亿元。三亚中央商务区园区新增入园企业203家,累计服务“极简审批”项目31个,总投资约357.97亿元,园区区域评估代替单个评估为每个项目节约成本30-200万元;通过特别极简审批节约成本据不完全统计为上亿元。海口综合保税区新增入园企业83家(其中外资企业6家),累计服务“极简审批”项目5个,总投资约6.3亿元。洋浦经济开发区新增入园企业778家,累计服务“极简审批”项目7个,总投资约36亿元,为企业节约成本560万元。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已累计服务“极简审批”项目8个,总投资约23.61亿元。文昌国际航天城新增入园企业14家,积极推动中国华腾工业在园区设立总部,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对接建设海南分院落户园区。8月25日,立法推行重点园区极简审批改革获省委省政府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一等奖。
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情况
(一)建成全省统一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1.完成事项目录清单和事项标准化。完成63家省直单位2376个事项目录清单的确认及办事指南标准化,其中行政许可事项共1397个。完成市县级50家单位近450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确认和办事指南标准化,并在19个市县逐步实现同一事项“十三统一”。全程网办事项占比率由2020年9月的72%提升到81%。
2.加强电子证照归集力度。截至11月20日,汇集全省255类电子证照共2532.3万条数据,其中已完成233类电子证照的制作,制证量达2483万条并全部上传国家平台,人均电子证照持有数量已从2020年6月份的0.047个提升到2.81个,有效的支撑全省4644个事项“免证办”。
3.建成全省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截至11月20日,全省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共收到评价办件1384964件,其中非常满意1266951件、满意110310件、基本满意7472件、不满意75件、非常不满意156件,群众总体满意度99%,差评整改率100%。
4.推进政务服务移动办。椰省事APP已实现1417个省级政务服务事项、7079个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的“掌上办理、掌上进度查询”,提供社保查询、交通违章查询、公积金提取、户政业务等358项热门便民服务,其中省级事项掌上办占比达60%。
5.推动政务服务“全省通办”。国办要求的首批82项“全省通办”事项中,我省相关的65项已有52项实现“全省通办”。开展政务服务“一件事”专项工作,截至11月20日,已梳理完成全省“一件事”导办1294项,其中省级梳理完成20个一件事主题导办指南,实现3个“一件事一次办”;完成19个市县超过1000个市县级“一件事”导办指南梳理,实现191项市县级“一件事一次办”。
(二)“码上办事”平台取得初步成效
以“海南健康一码通”为基础平台,在全国首创基于“码”的个人数字空间,“码上办事”平台自6月9日正式上线以来,累计注册用户已突破180万,周活跃用户达50万。“码上办事”APP已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2691个,涉及政务服务一体化、警民通、信用、公积金、社保、国际国内投资、人才服务等领域,已接入可掌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559个、公共服务166个。2020年度支持完成5.5万学位申请,材料一次审核通过率达80%,为学生家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完成159类证照的制证并实现78类电子证照的掌上亮证。码上办事平台发放超过100万张的优惠券,总价值达到4000万元,拉动消费金额超10亿元。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
(一)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
2020年6月以来,9个市县(市辖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相继完成事项划转并正式运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进速度明显提升:万宁、陵水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展行业综合许可改革和市场准入准营改革等制度集成创新,用一个行业一张综合许可证取代以往各职能部门的单一事项许可,将“宾馆”“药店”“游艺”等12个行业进行试点,精简了69.2%的审批程序,提高了73.5%的审批时限,精简了30%申请所需材料和50%的申请表单;同时还通过市场准入准营改革,只要在自贸港内其他市县取得过同一事项许可的,只需提交材料齐全准确并承诺经营,即可获得准入准营许可,办理时限提高了90%以上。海口龙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行的“三减一优”和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制度集成创新,实现241项事项全部做到可网上办、27项事项“就近办”、37项事项“秒批+秒送”、34件“一事办”、131项事项“容缺后补”,37项事项告知承诺、202项事项的身份证等“公安五证”信息数据复用,并创新研发全国首个“照片信息式证照”的智能化集成制证设备及技术。仅龙华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运行不到1年,就累计减少企业和群众办事时限共计1275.5天,减少提交材料452份,减少约7万余次的群众跑腿。
(二)综合受理审批服务事项覆盖面更广、一窗可办事项更多
不断深化审批服务综合窗口受理制改革,让群众“只跑政府不跑部门”的政务服务新机制初步实现,截至11月20日,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的36个省直单位的2165个政务服务事项中1647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占比76%,涵盖省政府(有审批服务事项)的所有部门,6月1日至11月20日,综合受理窗口共收件24275件(网上收件15552件,现场收件8723件),办结20514件。
(三)全省工程建设领域改革取得实效
建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接国家工程审批管理系统的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业务办理事项从134个减少到111个,申报材料从670个减少到595个,支持网上业务100%申报审批。系统6月份试运行以来,日平均办理量90件,日平均在线人数约360人,从6月1日至今办理业务量约12494件,发放约2220个施工许可证。政府投资项目办结时限压缩至120个工作日内,社会投资项目办结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极大地缩短了工程项目落地时限,促进营商环境的优化。
四、利民便民情况
(一)政务便民服务站成为打通政务服务与群众之间的“高速公路”
2020年4月11日海南政务便民服务站上线以来,已建成500个站点,上线230项政务事项。截至11月18日,政务便民服务站业务办理数量已超过59万笔,综合节约时间成本约18万天,节约人力成本约2000万元。
(二)省12345管理中心制定全国首个省级热线数据分类
2020年6月,省12345管理中心联合第三方公司开展全国首个省级热线数据分类制定工作。以海南现有热线数据分类为基础,按照“职能职责+事件类型”逻辑,全面梳理、拆解、细分政府职能单位权责清单,对我省上千万条工单文本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多次流转的6600多张疑难工单,再综合国家部委对政府热线的考核指标及我省自贸港建设的发展趋势,新增432项、移动218项、合并124项分类,将6级3540项分类调整为5级共2292项分类,为自贸港建设中,针对性优化营商环境提供诉求数据分析支撑,为下一步形成政府热线改革经验,推广至全国政府热线应用奠定基础。
(来源:省政务服务中心、省大数据管理局)
责任编辑:王平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