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是星辰大海!海南加快建设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海南全力以赴保障我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顺利实施,加快建设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王玉洁

  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发来贺信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

  时光倒回几天前——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这一探月工程中最关键的探测器所执行的,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其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已经全面步入“高科技发展国家”。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中的这句经典名句,充分彰显了新中国发展科技事业、永攀科学高峰的豪迈情怀,也寄托了几代中国航天、深海科技工作者的梦想。不到一周时间里,两项航天、深海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在海南相继实现、珠辉玉映,成为我国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勇于进取、锐意攻关的有力见证。

  今天的海南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不仅反映出海南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海南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科技创新的有利基础和比较优势。

  勇担重任,服务保障重大项目

  嫦娥五号发射时已是凌晨4时30分,周边的观测点仍是人头攒动。当耀眼的火光冲破寂静的夜空,人群里爆发出长久不息的欢呼声,文昌市龙楼镇居民薛秀娇激动得忍不住赋诗一首:“长征火箭雄赳赳,护送‘嫦娥’奔月球。大器巡天国梦就,神州处处尽风流!”

  航天、深海科技的每一次重大任务成功,都牵动着海南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大家都知道,大国工程关乎国家富强,国之重器关乎民族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海南自贸港,就是实施这一重大战略的重要平台之一。

  人们不会忘记,2018年4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三亚市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设计师和深潜团队亲切交谈,要求加强创新协作,加快打造深海研发基地,加快发展深海科技事业,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全面发展。

  次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亦明确指出:国家支持海南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

  随后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以及2020年6月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无一不将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海南加快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得分点”加以部署。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为海南提出的“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省委、省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勇担历史重任,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并通过成立省级文昌国际航天城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支持三大科技城发展的措施》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领导有关省直部门及市县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我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从“长五”飞天到“嫦娥”探月,从“深海勇士”号实现4500米级载人深潜到“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载人深潜海试……海南一次次见证了科技创新工作的历史性飞跃,在创新高原上耸立起尖端科技的高峰,切实扛起了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使命和责任。

  正如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欢迎“奋斗者”号胜利返航时所说,海南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全力支持深海所在内的所有科研单位发展海洋科技,加强深海科学技术研究,推进“智慧海洋”建设,全力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干创新,交上张张高分答卷

  文昌国际航天城和“文昌超算一号”“文昌物联一号”“三亚一号”卫星,崖州湾深海科技城、“天涯”“海角”深海着陆器……在航天、深海科技领域里,正在出现越来越多海南“姓名”,海南版图不断扩大。

  深海蓝,是海南的标识色。海南管辖着中国面积最大的海域,具备深海科考的天然优势,也因此吸引着全国顶尖涉海科研机构的目光。

  首先,海南受权管辖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以南海为切入点和试验田开展深海科学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深海探测调查工作大有可为。其次,海南管辖全国三分之二面积的海洋国土,是实现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载体。再次,深海科学研究和深海科技产业是推动与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海上交流合作的务实领域,有助于向本地区和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产品。此外,海南是我国面向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门户,也是理想的深海大洋科考综合服务保障基地。

  海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还体现在航天航空领域。位于文昌的航天发射场,与其他地处中国内陆的发射场相比,一是靠近赤道,纬度较低,用相同的燃料可使航天器载荷更大,运载效率更高;二是靠近大海,可以通过海运的方式运送火箭,更为便捷;三是发射场1000公里范围内均为海域,火箭航区、残骸落区安全性好。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项目的密集落地,给海南带来巨大考验,同时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深海”方面,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投入运行,以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南海地质科技创新基地、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等平台为主体,推动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平台挂牌;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大型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等国家海洋重大装备落户海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等项目在海南实施。

  在“深空”方面,海南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在三亚、文昌两市推进航空航天事业,并拟在文昌市建立中科院系统航天大科学装置,开展航天科技研发和商业航天发射业务。2019年,我省成功发射海南首颗商业卫星“文昌超算一号”和海南首颗商业通信卫星“文昌物联一号”。此外,“三亚一号”卫星星座已启动建设,计划2021年发射。

  不负“地利”,把握“天时”,海南在深海、航天领域交出了一张张高分答卷——

  2016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在三亚建成,由此翻开海南保障国家深海科研领域的新篇章——“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大国重器”先后完成海试,彰显了我国深海技术和海洋关键技术的进步,同时带动了相关材料、装备制造技术的国产化;西南印度洋热液科学考察等科考任务顺利开展,获得了一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深海科考成果……

  2016年6月25日,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飞成功;2016年11月3日,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成功;2017年4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成功;2019年12月27日,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工程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020年11月24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新一代”“自主研制”“里程碑工程”等火热的词汇,和一次次重大科技突破紧紧连接在一起,令人闻之振奋!

  借势借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之于海南,同样如此。

  众所周知,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创新平台、科研机构、企业的齐心协力。日前,刘赐贵在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调研时,要求省市有关部门全力支持保障深海所发展建设,敞开胸怀引导各领域研究资源参与深海科研。省长沈晓明在出席2020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时也表示,在服务国家航天强国梦的同时,海南也怀揣着自己的航天“小梦想”。这个“小梦想”离不开国内外各方面的鼎力支持和互利共赢。

  花香蝶自来。当前,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城、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南海所等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相继落户海南,全面参与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上天”“入海”,海南积蓄着更大力量。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为产业升级聚力——瞄准最有可能突破、最迫切需要发展的深海科技、航天科技等领域,海南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深海探测、空天信息等布局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与自贸港相适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学研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海南的未来产业。

  以平台引才引智——利用文昌航天发射场、中科院深海所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依托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文昌国际航天城等科研平台的建设,海南不断吸引顶尖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涌入,寻找施展才能的更大空间。

  为旅游提质增值——抓住航天和深海等高科技旅游门槛低、可复制性低的特质,以及消费者对未知的太空和深海的好奇,海南大力发展深海、深空科普旅游和研学旅游,带动太空育种、航天食品及保健产品、太空医疗康复、深海科考虚拟体验等旅游业态的发展,助力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实现这些目标和梦想,既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又要埋头苦干。人们发现,海南人血脉中蕴含的特区精神,与“上天”“入海”的探索精神不谋而合,已经融入并成为了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的澎湃动力。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从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中汲取前进力量,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赢得未来,海南人心中笃信,只要发扬精神、勇攀高峰,定能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进而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成就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伟业!

  (本报海口11月28日讯)

责任编辑:王思畅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