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章宪村:繁育小虾苗培育大“钱景”

  ■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楠 梁君穷

  一个个正方形的虾塘整齐划一,一根根软管源源不断地往池内输送氧气。这是海南日报记者近日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章宪村澳洲淡水龙虾南繁育种基地内见到的场景。

  “来,给你瞧瞧我们养的澳洲淡水龙虾。”正在工作的脱贫户黎亚平边说话,边小心翼翼地把手伸入虾塘中,慢慢捞出一个用透明橡皮筋绑着的长方形塑料盒,盒子里是一只色泽艳丽、身型优美的澳洲龙虾。

  澳洲淡水龙虾来到章宪村已有一年半时间。2019年5月,在光坡镇政府的扶持下,该村引进澳洲淡水龙虾,发展章宪村澳洲淡水龙虾集体产业项目,计划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当地水质优良,水源活水溶氧量高,十分适合养殖澳洲淡水龙虾。“尽管如此,当要把澳洲淡水龙虾养好并不容易。”该基地负责人黄岳武介绍,为了保证澳洲淡水龙虾的成活率,他们层层把关,“就拿选苗来说,只有体质健壮、免疫力强的健康虾苗才能进入虾塘。”

  经过几个月的悉心照料,去年,该村养殖的56万尾成品虾一上市,就因个头大、品质好,被来自海口、广州、深圳等地的客商,以每斤60元的价格抢购一空。

  “今年7月,我们进行了第一次分红,惠及全村139户脱贫户,对于边缘监测户、低保户,我们还发放了120斤通过‘稻虾轮作’模式种植的‘虾香稻’,鼓励他们动手发展产业,勤劳致富。”黄岳武说。

  成功养殖澳洲淡水龙虾,让黄岳武和村民们信心大增。很快,他们就把目光转向了虾苗繁育。“从外地进口虾苗,耗时久、花费高,我们能不能自己培育虾苗?”黄岳武介绍,经过一番调查,今年8月,章宪村投入100万元建立了陵水光坡澳洲淡水龙虾南繁育种基地,聘请专业种苗繁育技术员做技术管理,发展起虾苗养殖。

  “为了能集中收集龙虾幼苗,我们把成年龙虾放进塑料盒中,需要时再把龙虾取出。”从刚到基地时的“门外汉”,到如今的养殖能手,黎亚平已经熟练掌握了养殖技术,“就在家门口务工,每个月能领到3000元工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除了龙虾繁育、养殖产业,章宪村还因地制宜发展和牛养殖、牛蛙养殖等产业,增强产业支撑,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在章宪村的川陵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内,村民吴亚齐耐心地给70多头牛喂食,这份工作能带给他每个月近3500元的收入;在光坡镇章宪村乡村振兴牛蛙养殖基地,村民陈大姐工作一天可获得130元报酬……

  陵水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继续加大产业扶持、就业帮扶工作力度,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寻求收入新的增长点,确保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海南日报椰林12月5日电)

原标题:探索发展澳洲淡水龙虾繁育养殖产业 繁育小虾苗培育大“钱景”

责任编辑:吴婵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