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雅洞村盘活土地发展养殖产业 打造小龙虾品牌

  琼海雅洞村盘活土地发展养殖产业,打造小龙虾品牌

  小龙虾闯大市场 撂荒地变“淘金池”

  海南日报记者 刘梦晓

  一块撂荒地,如何盘活产生效益?琼海市嘉积镇雅洞村给出的答案是:养殖小龙虾。

  12月15日,雅洞村脱贫户颜冬夫像往常一样,来到村里的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示范基地给虾喂食。数十亩连片的虾塘里,养的全是活蹦乱跳的小龙虾。

  颜冬夫把饵料撒入虾塘中,看着活力十足、争相吃食的小龙虾,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看这些虾养得多好啊!”

  一年多以前,颜冬夫还在四处打零工。那时,颜冬夫家中有生病的老人,孩子上学开销不小。尽管没什么手艺,他还是选择在农闲时外出打工。

  “虽然挣得也不多,但比在家种地强一点。”颜冬夫说,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将家里之前用于种植传统农作物的3亩地撂荒,地里很快长满了杂草。

  2019年的一天,颜冬夫接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畅的电话。“黄书记问我,愿不愿意把我家的撂荒地流转给村里集中管理使用,给我租金,也给我提供工作岗位。”颜冬夫觉得这是件好事,于是赶回村里和黄畅见面。

  回村后颜冬夫了解到,为解决农用地撂荒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村里计划通过“政府+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稻虾种养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在琼海市相关部门和嘉积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去年12月,雅洞村“两委”干部牵头成立了琼海温泉雅洞稻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久后,颜冬夫把地租给了合作社。

  合作社将包括颜冬夫家的地在内的120亩撂荒农田作为稻虾试点种养基地,引导农户以农田入股合作社,学习水稻无公害生态栽培技术、小龙虾养殖技术,发展稻虾种养产业。同时,合作社吸纳企业帮扶雅洞村14户脱贫户的3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让脱贫户成为合作社的“股东”,让他们每年可获得分红。

  颜冬夫进入合作社务工,从事喂虾、设施设备维护、巡查管理等工作,每天有100元的务工收入,还能就近照顾家人。

  同时,雅洞村“两委”干部和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跑市场、对接客户,销售小龙虾。“打通小龙虾销路,产业发展才有出路,我们必须加把劲。”雅洞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吕先龙说。

  今年8月,第一批试养的小龙虾卖出了近20元一斤的价格;11月,在琼海有关部门举办的“发展高效农业,助力脱贫攻坚”秋冬农产品展销活动中,琼海温泉雅洞稻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来自海口的参展商签订了小龙虾收购意向书,约定的收购价格达40多元每斤。

  “冬天是我们村的小龙虾生长和销售的旺季。”黄畅介绍,每到冬天,作为小龙虾主产区的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受天气影响,小龙虾产量减少。而海南气候温暖,小龙虾生长速度快、品质好,该村养的小龙虾受到市场青睐。本月底,合作社将向江苏、上海等地销售一批小龙虾,售价或可达80元每斤。他表示,在琼海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雅洞村正在全力打造小龙虾品牌。

  “养小龙虾市场前景好,现在就盼着年底分红了!”说罢,颜冬夫又在虾塘边忙起来。

  (本报嘉积12月15日电)

责任编辑:周玉敏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