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馆展示的农产品受客商欢迎。(澄迈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石祖波
12月17日晚,2020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以下简称“冬交会”)隆重开幕。作为历届冬交会市县农业产业展区的重头戏,澄迈馆备受瞩目。
记者提前探访了解到,本届冬交会澄迈共有24家品牌企业参加,103种农产品展示,现场共设立了包括脱贫攻坚成果展、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果展、数字农业成果展、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果展等五大主题展示区,全方位展示该县“三农”工作的开展情况与成果。截至18日晚,据澄迈县农业农村局通报,本届冬交会12月18日当天,澄迈农产品已完成意向签约订单18.94亿元。
亮点:五大主题成果展展示新成果
作为历届冬交会市县农业产业展区的重头戏,澄迈馆以“富硒澄迈 长寿之乡”为理念,体现出澄迈地域特色,现场各成果展示区营造出丰收喜庆的氛围,突出澄迈产业精准扶贫成果和品牌农业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
“澄迈各项成果展示,品类繁多,成绩斐然,农副产品种类和品牌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澄迈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了解到,本届冬交会,澄迈馆共设置脱贫攻坚成果展、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果展、数字农业成果展、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果展等五大主题成果展,全方位展示澄迈“三农”工作的开展情况与成果。
展示的农产品种类丰富。 (澄迈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成果:完成意向签约订单18.94亿元
“据统计,今年冬交会澄迈馆共有24家品牌企业参加,参展的农产品种类达到103种。”澄迈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场展示的澄迈福橙、桥头地瓜、福山咖啡、无核荔枝等特色农产品已成澄迈县的“名片”,得到岛内外消费者认可。
“本届冬交会12月18日当天,澄迈农产品已累计完成意向签约订单18.94亿元,取得丰硕成果。”截至18日晚,澄迈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通报了这一喜人的消息,其中,福山互联网农业小镇运营中心与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签约,涉及水果、瓜菜等农副产品,单笔签约金额达10.8亿元。
优势:澄迈发展农业具备五大优势
“作为海南农业大县,澄迈县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四化四县’(即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和农业生态现代化建设示范县、有标识可追溯农产品示范县、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中国富硒产业经济示范县)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热带特色农业。”澄迈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澄迈发展农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农业的优势和特点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一是自然条件好。澄迈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8℃,热量充足,雨水充沛,且雨热同期,日照时间为2060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756毫米,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澄迈土地资源丰富,土壤多为“富硒土壤”,富硒土地面积1177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7%,被誉为世界富硒福地。
二是农业品牌多。澄迈积极实施商标富农战略,持续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的产品认定认证和保护工作。据统计,截至目前,澄迈全县“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产品5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0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食品10个,农业农村部认证的地理标志产品4个。该县已累计有效注册农产品品牌1027件,其中,驰名商标1件,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2件。
三是产业结构优。澄迈积极推广澄迈福橙、桥头地瓜、福山咖啡、蜜柚、无核荔枝、茶油和妃子笑荔枝、凤梨等“6+2”品牌农产品种植面积,积极推进共享农庄建设和“6+2”品牌农产品有机结合,努力探索在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村庄发展“一村一品”“一带一片”产业园,目前已指导各镇建设完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4个,从2016年至今累计创建省级共享农庄8家、县级共享农庄14家,全县“6+2”品牌农业产业规模达16.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0万亩,预计总产值达10亿元。
四是产品质量高。澄迈县围绕标准化生产、品质化保障、品牌化运作的要求,制定咖啡、福橙、地瓜等农产品生产技术地方标准35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9%以上,澄迈先后被评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五是对外开放广。澄迈县抢抓自贸港契机,加快对外开放合作步伐,积极推动澄迈农产品走出去。该县先后与上海江桥市场、北京新发地市场合作建立瓜果菜直销点,经海南省检验检疫局认证备案的供港澳瓜菜生产基地3个面积9300亩,2020年常年蔬菜保有基地8280亩。
冬交会澄迈馆。(澄迈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升级:“互联网+”助力传统农业升级
近年来,澄迈县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探索智慧农业生产经营,驱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自2015年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以来,澄迈县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截至目前,澄迈县已建成2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其中1个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为淘实惠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实现161个村级服务站全覆盖,引导孵化企业15家,入驻企业11家,348个淘宝店及微商店铺。”澄迈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该县培育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农村电商产品品牌,形成乡村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围绕桥头地瓜智慧农业发展试点,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全面深度融合。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建设。结合该县“6+2”农业品牌打造县域农产品品牌网络化,对接各知名电商平台,推进网红直播基地建设。
据介绍,近年来,澄迈县抢抓自贸港发展机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围绕“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县、热带高效农业建设县、低碳制造与数字经济建设、休闲健康养生基地、物流核心集散基地、南海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基地的“三县三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产业强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