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凤超在作《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指出,2020年全省法院受理各类案件248324件,审结231370件,在同比分别上升4.87%和3.97%的情况下,坚决杜绝有案不立,结案率为93.17%,与上一年持平。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凤超作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记者 刘洋摄
2020年工作回顾
疫情防控
网上立案1.3万余件 网上开庭2711件
依法坚决迅速打击危害疫情防控相关犯罪,以最快的速度开庭审理了新冠患者“口水案”、强行冲卡袭警案、逃避检查致人隔离案和虚假销售口罩诈骗案等一批涉疫情刑事案件,旗帜鲜明地引导全社会支持疫情防控大局。
疫情期间,在科学防护的前提下,审判执行各项工作继续扎实推进,及时开庭审理了黄鸿发等196人涉黑案等一大批案件。
疫情期间还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网上立案1.3万余件,网上开庭2711件,在线调解4038件,网络查控财产线索43.8万次。
扫黑除恶
一审审结黑恶势力犯罪案件191件1559人
2020年全省法院一审审结黑恶势力犯罪案件191件1559人,依法及时审结海口陈先福、王绍章,三亚刘庆鸯等一批重大黑恶案件。注重从根本上铲除黑恶犯罪土壤,深入推进“打伞破网”“打财断血”,依法审结涉黑涉恶“保护伞”案件25件35人,依法处置涉案黑财23.56亿余元。在“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中,继续保持严打态势,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078件1915人。
优化营商环境
建成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
继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措施后,又制定了《海南法院为“促投资、保投资”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为海南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提供司法政策支持。
发挥典型案例对商事行为的引领示范作用,及时发布海南法院民商事审判、知识产权审判、海事海商审判、行政审判、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提示企业防范交易风险。
以超常规举措建成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
司法为民
为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81亿元
持续推进“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大力开发网上跨域立案、视频开庭、网上信访、12368热线等信息化系统,8家法院建成24小时自助法院,被人民群众称为“不下班的法院”。
大力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加大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审结婚姻家庭案件7616件。坚决维护舌尖上的安全,审结食品药品案件112件。依法保障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审结劳动争议案件4994件,及时为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81亿元。司法护航“把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留给子孙后代”,审结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490件,判令恢复生态林地500余亩,补种树木2万余株。
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司法救助工作,为困难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9082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1559万元。
依法认真办理群众申诉案件3039件,接待来访群众4496人次,依法化解了一批疑难复杂案件。
司法廉洁
全省法院共提醒谈话801人
坚决配合省纪委监委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追责,2020年全省法院共提醒谈话801人,诫勉谈话2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及追究刑事责任13人。
以制度创新保障检察监督,认真办理检察机关抗诉案件139件。大力推进司法公开四大平台建设,全年公开裁判文书5.5万余份,庭审直播3.2万余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2021年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大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在新的一年里,海南法院将重点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稳妥化解重大风险案件,积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力保障园区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大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力加强乡村法治中心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质量更高、效率更快、成本更省的司法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努力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天宇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