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陵水远景村:甜玉米让日子甜起来

  ■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楠 梁君穷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远景村的脱贫户李美珍最近有点忙。“今天要掰2万斤的玉米,天刚亮我们就开始忙活了。”2月6日,海南日报记者在远景村老党洋的田地里见到她时,她正和20多名村民把一袋袋刚摘下的玉米运到地头。

  临近中午,气温上升,戴着草帽捂得严实的李美珍用手擦了擦汗,记者发现李美珍的手套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套完好,中间三个手指头却露在了外面。“这手套用挺久了吧?看起来磨损挺厉害。”听到这个问题,李美珍哈哈一笑,“这可是我昨天刚买的新手套,最近玉米的订单多,为了保证按时出货,大家都抓紧干活,手套常常是刚换新的隔天就磨坏了。”

  她的身后,一片连一片的田洋里,一株株玉米长势良好,玉米穗迎风摇曳,剥开玉米皮,玉米的清香混着丝丝甜味扑鼻而来,嫩白的玉米籽粒莹润、饱满光亮。

  “这是鲜食甜玉米,可以生吃,村子里种了250亩。”远景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吴小曼介绍,前几年由于市场行情不稳定,村民收入不高,不少人倾向外出务工赚钱,为了不让土壤撂荒,村委会把村里800亩土地流转回来,种植甜玉米、西瓜和圣女果,每亩土地补贴村民1200元。

  “种植这种甜玉米主要是考虑到村民有玉米种植经验,加上甜玉米营养丰富,市场销路好,利用率也高,玉米秸秆还可以加工成肥料。”吴小曼笑着说。

  有了土地,选好了品种,如何提高大家的种植积极性?“我们采取村干部带头种的做法,每人负责一定比例的土地,并且将种植效果纳入村干部考核中,种得好还可以参与评优。这片茂密的玉米地就是村干部杨亚铁负责的。”提蒙乡常务副乡长苏兴华指着距离村口东北2公里处的90亩玉米地介绍道。

  两个由木头搭成的简易棚子,一张床,一些生活用品,就是杨亚铁的在玉米地临时的“家”。杨亚铁管理着近90亩的玉米地,虽然之前已有种植玉米的经验,但为了能随时了解玉米的长势,除日常的工作外,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玉米地里,从播种到收获,他在棚里睡了近6个月。

  睡了6个月,也忙了6个月,杨亚铁的90亩玉米地,每亩可产2000斤至2300斤玉米,每斤玉米可卖3元。捧着沉甸甸的玉米,杨亚铁笑得开心,同样开心的,还有李美珍。“从小苗到长成玉米,只要有空闲我就来这里帮忙,每天还有120元的收入,一个月能额外有近2000元的收入。”

  “目前我们跟山东的一家公司达成了合作,收到订单后,我们从这边发货,最近都有上万斤的订单。下一次玉米播种时,我们会免费提供玉米苗给村民,让村民们也一起种植甜玉米,今后我们还打算跟超市合作,继续扩大销路,让村民们的日子‘甜’起来。”苏兴华说。

  (海南日报椰林2月6日电)

原标题:陵水远景村 甜玉米让日子甜起来

责任编辑:郭微微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