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乘风破浪”的爷爷奶奶团来啦!澄迈这个候鸟合唱团火了

  在澄迈盈滨半岛,有这样一群老年朋友:岛上10多个小区的上百位候鸟老人,每年过冬返琼后大家组织一起排练合唱,参加演出和比赛,他们中将近70位老人在专业音乐老师训练和指导下唱功得到提升并组成比较固定的合唱团。他们创作和演唱融入了海南本地民族音乐元素的歌唱海南的歌曲并获奖,在享受艺术带来快乐的同时,还结交了朋友,为基层社区增添活力与睦邻友好的氛围。

图为部分团员合练。合唱团供图

  他们因爱好歌唱走到一起成立了合唱团

  在澄迈县老城“盈滨半岛”的10多个小区居住着这样一群春去冬来的“候鸟”,他们中有不少音乐爱好者。2017年,来自贵州省的退休教研人员、基础音乐教育领域的教育者、作曲人董天庆来到这里过冬,候鸟歌唱者们便邀请他当了歌咏队的指导老师,很快,来学习唱歌的人数由40多人扩大到了上百人。

  2018年12月,在“候鸟”们的劝说下,董天庆牵头组建起由盈滨半岛“候鸟”组成的、打破小区界限的合唱团。

  “因为爱唱歌,我们走到了一起,我又是这个专业的,很愿意发挥余热教大家学习歌唱基本技巧,包括识谱、唱腔、运气等等。”今年70岁的董天庆说,为找场地,他和团员李智学在盈滨半岛附近小区跑了八天,要么是租金高,要么是环境不合适,后来有团友主动请缨,天天去磨“盈滨海岸”小区的物业经理,终于用诚心感动对方,将小区地下车库一隅借给合唱团排练教学。

  团中8人分别主动垫资一千元购置了电钢琴、音响、黑板等教学训练的基本器材。还有团友主动拿出几百元钱买来木料,让其他团员动手制作讲台。为了筹措合唱团的经费,80岁的团友林笃实还主动捐助了2000元。

  团员来自五湖四海,各有家乡口音,为了让合唱质量更高,团员们花费大量时间在指导老师的教导下一一对发音纠正。声音训练是老年合唱团的另一大难点,团员们克服年龄劣势,从认识简谱到歌唱技巧,从音准到节奏控制,从单声部齐唱到多声部合唱,逐一改进。

  2018跨年之际,合唱团排练的第一个混声合唱作品《永庆寺颂》便受邀在永庆寺“2019新年梵呗祈福音乐会”上亮相,获得赞誉。

图为2019年团员们在海南省歌舞剧院演出时合照。合唱团供图

  创作和合唱多首歌唱海南歌曲获了奖

  有了亮相获好评的开头,合唱团再接再厉。

  “候鸟”合唱团成员大半年时间无法集中排练是制约合唱团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商量好,要把这个团队建成学习型的合唱团,不光为了年老娱乐生活,还要学习到合唱的艺术,大家还在学习中收获了友谊。”团长杨慧伶说,比如团中有一位60岁的患癌团友韩大姐,往返海南和内地接受治疗,期间还不忘在网络上完成合唱团的学习任务,按时完成董老师布置的演唱作业,感动了团友。还有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团友魏大姐因病住院,团友们每天轮流给她送去饭菜,帮忙买药等等,大家在团里形成互帮互助的气氛,相互打气,共同进步。

  成立以来,合唱团还先后排练了由董天庆创作的《啊,大海南》、《我们在海南安个家》等歌唱海南的曲目,引发了大家共鸣。“比如《我们在海南安个家》,写出了候鸟们对海南环境好、住着舒适的感受写出来,大家唱起来就很带劲。”董天庆说,歌曲出来后,在半岛上的多个小区广泛传开。

  持续不断的学习,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团员高度的自我约束力,使“半岛.合唱团”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实现了从松散的娱乐型歌唱到和谐的艺术性合唱的跨越。在2019第二届海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唱节上,他们以中老年女声合唱《阿西里西》(无伴奏)、《美丽的梦神》,中老年混声合唱《啊,大海南》、《半个月亮爬上来》分别获得了银奖和铜奖。

图为合唱团人员在澄迈福山镇排练时的合影。合唱团供图

  希望用歌声讲述海南自贸港的魅力

  合唱团的故事还在延续,疫情期间,大家通过“识谱视唱”、“基础乐理”练习,还学习掌握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木船打军舰》、《牧歌》三首合唱曲目。

  从2020年10月份开始,盈滨半岛上小区的“候鸟”们陆续归来。这一次,董天庆给大家带来了他的合唱新作《人民至上》和女声表演唱《姐妹邀约逛海南》。

  “目前为止,我们创作了6首与海南有关的曲目,其中《姐妹邀约逛海南》以活泼的方式展现海南的魅力,使用了海南经典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的音调元素,讲述几个姐妹来海南采购和游玩,以她们的视角展现对海南建设自贸港的所见所闻。”董天庆说,他们有幸见证和参与海南建设自贸港的时代,希望用歌声讲述海南自贸港的进步与魅力。他希望今后多去海南各地采风,努力将海南本地音乐元素和特色融入到合唱团作品中。

  如今,在盈滨半岛,合唱已成为广大“候鸟”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梦想在逐步实现。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康景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吉训侦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