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17-2气田安装“定海神针”

深水超细跨接管海面吊装。通讯员 侯静 摄

海南日报椰林3月17日电(记者邵长春 通讯员吴盛龙)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3月17日宣布,该公司近日在海南陵水1500米水深海域先后完成国内首条深水钢制悬链线立管(下称SCR)和首根超细刚性跨接管的安装调试工作,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在深水海洋工程安装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安装的两条深水管线用于搭建我国首个自营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大气田——陵水17-2气田的海底立体油气生产网络,相当于为项目埋下两根“定海神针”。

“本次安装的SCR是‘深海一号’能源站连通地下和海面油气生产处理储存装置的管道,相当于‘定海神针’。”陵水17-2气田开发项目总经理尤学刚表示,该类管道要求“零返修、零缺陷”,由于焊接合格率要求高、安装难度大等客观实际,其施工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知名石油公司手中,中国海油通过自主研发超深水海管预铺设及回接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悉,SCR是气田的水下生产设施与浮式系统之间关键的生产介质输送通道,广泛应用于深水油气开发,为天然气在极低温的海底畅通输送保驾护航。

“跨接管是陵水大气田水下生产系统的关键构件之一,是贯通海管、管汇、井口等设施的‘咽喉’。”尤学刚说,近期完成安装的超细刚性跨接管是“深海一号”能源站28根跨接管中最细的一根,管径仅为4.5寸,与成人手腕粗细相当,在海底油气物流输送大网络中扮演着“毛细血管”的角色,虽然尺寸相对较小,但在维持油气生产装置正常运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尤学刚告诉记者,本次安装的超细跨接管是同类型海管安装作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海管本身极易损伤,吊装过程需要全程精准控制,在1500米水下保证一次实施成功。

为此,中国海油组织业内专家围绕相关作业成立专门工作组,作业前多次开展方案论证和桌面推演,从方案源头保障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最终以高水准的施工质量完成高难度的海管安装,为气田如期投产奠定基础。

据介绍,“深海一号”大气田预计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每年可产出超过30亿立方米的优质天然气,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原标题:陵水17-2气田安装“定海神针”

责任编辑:曾令瑾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