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村的农家乐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农旅融合打造美丽乡村
人物名片 王挺亮,琼海市博鳌镇沙美村委会副主任、农家乐老板。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了,我们家所在的博鳌镇沙美村因此受益,从一个偏僻落后的小乡村变为“网红”村,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如今我经营的农家乐年收入超过40万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吴岳文 文/图
我们村主打
“山水林田湖海”风光牌
沙美村背靠金牛岭,面向广阔的沙美内海,又为九曲江、龙滚河所环绕。很多年前,村民们为了生计,曾经砍伐内海的红树林开挖鱼虾塘,破坏了生态环境。村道窄小坑洼不平,进出仅靠一座两米宽小桥。那时候,许多村民靠外出务工挣钱养家。
王挺亮在自家农家乐。
为了谋生,我曾离开家乡到三亚打拼了10多年,主要是在大东海销售旅游工艺品,挖到了第一桶金。几年前,在老家的父母体弱多病,我回家照顾了他们一段时间。要离开时,很多乡亲过来挽留我,希望我留在家乡,共同努力改变家乡的命运。被乡亲们的热情所感染,我毅然留下。
2017年,身为沙美村委会副主任的我带领村民们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鱼虾塘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不利于可持续循环发展。我和村干部走村入户开导村民,大家都很支持,不顾个人损失,先后退塘还林还湿800多亩,复植红树林568亩,形成以红树林保护为主的湿地生态区。每年10月,上万只白鹭从各地飞到村里,十分壮观。
我们村在政府的扶持下,建成沙美内海旅游公路,打通沙美村对外交通渠道,完善村庄“五网”基础设施,修缮特色民居。我们以历史文化为内涵,以热带村落风光为特色,打造出“椰林水韵”“滨海长廊”“眺望乡愁”等沙美六景。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是村干部和村民们日与夜不计报酬的辛苦付出换来的,最让我引以为豪的是,集“山水林田湖海”生态景观为一体的沙美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我的农家乐上了
央视《新闻联播》
村子美了,游客多了。2017年底,经过紧张筹备,我家的“沙美渔人风情餐馆”在元旦前开张,这是村里最早开设也是规模最大的农家乐,可同时容纳150人就餐。
沙美村。
我的店就在滨海长廊边上,美景如画。开这个店,最高兴的还是我老婆王小艾。我平时村务繁忙,就把店交给她打理。她以前长年在外打工,从打工妹到餐厅老板娘,这是她不曾想过的。她把生意搞得风生水起,还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介绍了农家乐和沙美村农旅融合的新变化。那段时间她可乐坏了,逢人就说“能让全国人民知道琼海有一个沙美美丽乡村,我能代表沙美村的村民上中央电视台,能让大家认识,心里特别高兴”。
沙美内海的鱼虾鲜美,深受客人青睐。我店里的农家鸡、鹅和各类农家菜也十分畅销。我的农家乐主要经营中晚餐,物美价廉,菜肴可口,常常是席开10多桌,一家人忙不过来,还要聘请村民来帮忙。我们村成了旅游打卡地,我店里的客人也是来自五湖四海,以候鸟、外地游客居多,不时也有外国友人光顾,讲英语、日语、韩语的都有。几年来生意一直很火爆,年收入超过40万元。
现在我和家人的幸福感明显提升了,之前在外打拼总会有些失落感,自从建设美丽乡村后,我和妻子能在自己家门口创业,方便照顾孩子和父母,我觉得特别好,特别知足。
我们村建成了
“美丽乡村会客厅”
我们村干部到外省一些美丽乡村考察后觉得,只有美景不能带动商业业态,要想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就需要吸引社会资本进来。经村民同意,沙美村以每亩年租金1500元将800多亩田地出租给企业打造休闲农业,每年村集体可收益100多万元。
2019年,琼海市委、市政府帮我们引进了陕西袁家村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袁家村·沙美印象项目,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配套工程。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期间,沙美村成为热门IP、网红村,海南省将“美丽乡村会客厅”系列外事引资活动安排在这里,拉近了主宾之间的距离,受到外商高度评价,让许多国内外的重要嘉宾在山水田园之中,闲聊小叙之间,发现海南之美,寻找发展机遇。
跟我一样,越来越多的村民回来参与到家乡建设中,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或就业的梦想,还真正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和红利。“海堤甜品”“五谷丰登杂粮”“溜茶书吧”“内海咖啡屋”“怡然轩”,如今走在村里,随处可见村民开的店铺。村里也已建成20间精品客栈,从四面八方来的游客可枕着海风入眠。
目前沙美村已建成30亩草坪花园休闲娱乐区、2万亩内海湿地及千亩红树林生态公园等旅游项目。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沙美村共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最多一天接待2万多人。沙美村是博鳌镇打造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