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惠贸易累计达9.2万亿美元

>>>点此进入专题<<<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4月19日消息(特派记者 谭琦)“在提出共建‘一带一路’这个重大的合作倡议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互惠贸易累计达到9.2万亿美元,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考虑推动绿色低碳的能源走出去。”4月1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举办的可持续融资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圆桌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介绍了“一带一路”最新的进展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从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合作倡议以来,在贸易、投资、对外承包工程、绿色基础建设、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双向投资方面,我们8年来对沿线国家累计直接投资1360亿美元,对沿线国家全行业的直接投资是186.1亿美元,同时沿线国家8年来在华设的企业约2.7万家。”钱克明介绍,在受疫情的影响下,全球跨境投资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一带一路”投资合作表现是稳中有进。

  “中国与沿线13个国家签署了7个自由贸易协定,与14个国家建立了贸易畅通工作组,与12个国家建立了投资合作工作组,同时还与22个国家建立了电子商务的合作机制,与14个国家建立了服务贸易的合作机制,还与另外14个国家签署了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文件。”钱克明一一列举了“一带一路”8年的发展中,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取得的部分成果。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包括很多绿色的基础设施,商务部研究院编制了“一带一路”案例丛书介绍相关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如何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建工作?钱克明在透露相关的重点工作计划时,“绿色”成为了高频词汇。

  “我们将重点考虑推动绿色低碳的能源走出去,发展燃气、太阳能、风能、水电、核电等高效清洁和卫生的可再生能源,并与传统的能源企业密切结合,在各国开展适应当地发展需求,并具备更好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的能源投资合作项目。”钱克明称,将鼓励企业高标准开展境外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推进绿色施工,注重采用环境友好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绿色发展的理念,也将贯穿到未来整个对外投资的全过程中,“我们鼓励企业开展境外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运营、绿色创新,打造一个中国建造的绿色品牌。”钱克明说,下一步也考虑在基础设施融资方面更加注重造血功能,推动可持续发展。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林鸿伟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