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诗画演艺《锦绣天成》赢得观众纷纷点赞

  光影诗画演艺《锦绣天成》赢得观众纷纷点赞

  光影交汇 文化交融

  演出使用光影手段进行演绎。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尤梦瑜

  “很美,很震撼!”4月20日晚,前往琼海市博鳌亚洲论坛主题公园观看光影诗画演艺《锦绣天成》的萧志豪不由地举起了手机,一边观看演出一边拍摄,并第一时间把拍下的精彩视频发送到微信好友群里分享,“为海南点赞,这样高水准的演艺,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地域文化风情,博鳌之行留下了美好回忆!”

  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主题公园,《锦绣天成》节目吸引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参会嘉宾驻足观看。 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萧志豪来自广东,他对全息影像及裸眼3D激光成像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灵活嵌入,对现实与虚拟场景融合,打破时间与空间边界的晚会创意赞不绝口。“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充分体现出海南走在发展的前沿,敢于引领潮流。”他说。

  博鳌亚洲论坛主题公园《锦绣天成》演出现场。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演出非常精彩!”马耳他驻华大使卓嘉鹰表示,这部演艺作品生动阐述了中国以及海南本地的传统文化,从过去到当下,并展望未来,非常出色。他说:“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看到这样一场秀也非常契合主题。从论坛演讲以及这几天的活动中,大家看到了中国的开放和自信,未来各国之间还需加强交流与合作。”

  北京姑娘何秋慧是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趁着当晚休息的机会,和同事们一起到主题公园观看演出,感受别样的美。“一天紧张忙碌的会议活动后,看到如此美轮美奂的演出,不仅得到很好的放松,而且了解到海南地方特色文化,感觉不虚此行。”何秋慧说,美妙的演出也充分展示出海南的魅力和文化自信。

  《锦绣天成》节目中的黎锦元素。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哇”“看那里……”随着演出的进行,行浸式诗画夜游演艺形式让人耳目一新,不时引起人群的赞叹和惊呼。

  “这种边走边看的观演模式,让观众仿佛置身故事其中,有互动感和体验感,非常新颖。”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嘉宾张红萍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不管是大鱼跃出的场景,还是锦绣缤纷的画面,不同场景切换,近距离观看,很容易被“带节奏”,不知不觉就会跟着灯光迈开脚步,感觉很棒。

  演员演绎《锦绣天成》节目。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对光影诗画演艺《锦绣天成》同样深刻印象。他说:“要感谢海南省创作了这样一台精彩的、讲述文化交流的艺术作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讲述历史,呈现文化。尊重和欣赏自己的本土文化非常重要,你要知道它们从何而来,才能意识到今天的变化与发展以及这背后的涵义,这是一部非常绚丽的演出,很精彩。”

  节目中充满了海南本土传统文化元素。 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演出快结束时,掌声如潮般响起,不愿离去的人们,高举着手机,希望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细节。

  (本报博鳌4月20日电)

责任编辑:王思畅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