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博深观察|消博会上新消费新趋势新开放

  编者按:

  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于5月6日晚正式拉开帷幕,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消费精品互通有无创造了无限商机。

  继博鳌亚洲论坛之后,消博会这一国内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缘何落子海南?对海南带来什么影响?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将获得哪些消费选择和更好消费体验?跨国企业全球供应链的管理经验有何可取之处?消博会期间,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耿松涛应南国智库邀约,双方携手推出《消博深观察》专栏,从专家视角深度解读消博会红利和战略意义,分析消博会及其溢出效应对促进自贸港发展的重要作用。

  新经济形势下,消费结构不断调整,消费活力逐步复苏,品牌消费迎来“新生”。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是中国建设国际消费精品全球展示交易平台,推动世界经济平稳复苏的必然之举,也是把握新消费脉搏、顺应新趋势潮流、构建新开放格局的重要举措。

消博会展馆各具特色,吸引八方客商。记者 刘洋 摄

  “线上+线下”新场景

  成为品牌主流选择

  新消费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发展模式多维创新、消费结构提质升级。而发展模式创新主要表现为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目前,数字手段已成为推动会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会展业必须加快启动数字化转型发展模式,实现“数字优先”。

  从消博会首日的一系列“首发首秀”可以发现,综合运用多种数字技术,探索符合新消费特点的线上线下融合的复合运营模式成为品牌主流选择。各品牌方通过将线下展区作为核心载体,运用大数据挖掘、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等手段,构建出“影像视听、短视频及直播”为一体的“线上+线下”新场景,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扩大了消博会的辐射范围。

  在各省市自治区展区,如上海、北京、江西、云南、大连、陕西等展位,开启云直播与云购买的端口展示。云南展位将实时下单数量、渠道、产品类别、产业信息等进行可视化分析与展示,呈现出数字技术在展会中的创新应用。

图为消博会钻石珠宝展区,大牌云集。记者 刘洋摄

  居民消费从偏向实物型产品

  转向服务型体验

  当前,我国的消费市场在以中高端产品为重点的消费结构上呈现快速升级的态势。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消费转向追求质的提升,从偏向实物型产品转向选择服务型体验。

  首届消博会中,各省市自治区展区与高端食品保健品展区内容丰富,围绕吃住行用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深入挖掘下沉市场消费潜力,为各类消费群体提供了优质的消费品。首届消博会游艇展紧跟新体验消费形式,邀请五十余个境内外知名品牌及一百多艘游艇参展,高端的游艇展示与丰富的配套活动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新需求。

  品牌消费和品质消费

  成为新趋势

  我国消费新趋势还表现为品牌消费、品质消费。全球疫情暴发对时尚产业和奢侈品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但相关研究显示,消费者对高端消费品的品牌忠诚度基本上保持不变,品牌消费成为消费新主流。

  消博会中,时尚生活展区人流的高度聚集、订单数量的不断增加,足以表明消博会对消费新趋势的深度把控。在各省市自治区展区,聚焦品牌年轻化理念,创新营销方法,打造出一系列新奇的文创产品。

  品质消费着重体现在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持续追求和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从“有”向“优”的升级转变。本届消博会中,享受型消费展品占据绝大多数,代表品质消费的高端保健品、化妆品、金银珠宝等品类都在展会现场得以展现。

  在品牌化意识和个性化消费意识觉醒的今日,消博会充分发挥聚集全球消费优品、精品的平台作用,全方位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转型升级。

  境外消费回流与境内消费升级

  新开放趋势加剧

  首届消博会现场,大批企业洽谈合作汇聚,能够吸引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推动海南成为国内外商品和要素畅通循环的重要平台和对话窗口。特别是天猫、京东等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纷纷在消博会现场举办专场活动,助力海南连接知名品牌。

  借助消博会,中国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集聚全球优势资源,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世界各国也深化交流共谋合作,共享中国市场机遇。

  可以预见,双循环战略下,中国将进一步开放规模市场,这是全球消费新品、精品、奢侈品企业的新机遇。与此同时,境外消费回流与境内消费升级的新开放趋势将持续加剧。

  (作者: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耿松涛 记者 汪慧 采访整理)

>>>点击进入专题<<<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吉训侦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