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博会客厅 | 复星时尚董事长程云: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淘金” 应有针对性进行商品企划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8日消息(记者 周静泊)后疫情时代,世界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如何变化?“在云端”的奢侈品牌遇上“接地气”的电商直播,会有哪些新玩法?5月8日上午,复星国际副总裁、复星时尚集团董事长程云做客新海南客户端在消博会期间推出的特别节目——消博会客厅,分享了她对时尚奢侈品行业应对消费市场变革的理解与洞见。

  5月8日上午,复星国际副总裁、复星时尚集团董事长程云做客消博会客厅。记者 李庆芳 摄

  在中国市场“淘金”要靠好产品和新营销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衰退,消费市场萎缩,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最早走出疫情的阴霾,实现复苏。但疫情究竟如何改变世界消费市场格局,重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程云用一组数据来说明她对这一大变局的理解与看法。

  “复星时尚旗下有4个奢侈品品牌,都是全球运营的。以前约有40%的消费来自中国消费者,但这些消费大半都发生在海外。而现在,60%的消费都来自亚太地区与中国市场,其中70%的消费都来自国内,可以看到,中国的消费市场正蓬勃发展。”程云认为,过去一年多来,消费者心理与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企业也要做出相应变化,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令国际奢侈品牌对这一市场愈加重视。

  比如疫情发生后,消费者逐渐养了在线消费的习惯,线上购物更加火热,特别是在中国,精明的消费者对线上购物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奢侈品行业而言,年轻消费者除了期待在线下线上都能获得统一的服务体验外,更希望看到品牌线上定制化和创新营销。同时,消费者也趋于理性,更为关注产品品质。

  在此背景下,国际大牌如何才能更好地开拓中国市场?程云认为,首先在营销手法上要进行革新,中国的线上市场走得较快,而线上线下市场运营都需要大量的内容,所以海外品牌的总部必须适应这种市场的打法,要产出大量内容。其次是产品的地区化,虽然品牌要坚持自身的DNA和调性,但中国消费者对所谓时尚时髦、颜色设计的喜好或有不同,所以品牌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商品企划,要在理解海内外消费趋势的基础上,将中国作为重点增长引擎,通过开发好产品和探索新的营销模式,来深挖中国消费市场潜力。

  “消博会就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它不仅对接B端,也对接C端,所以每个品牌都愿意把自己最好的‘尖货’带到这个展台上,向客户和终端消费者展示。消博会起到了展示窗口和互动桥梁的作用,非常有意义。”她说。

  手机才是品牌与顾客的真正触点

  随着电商直播蒸蒸日上,奢侈品牌也开始试水电商直播带货。在本届消博会期间,电商主播中的“顶流”薇娅就把直播间搬进消博会展厅,向网友“安利”展会上的时尚消费精品,也为参展的奢侈品牌带来了一大波流量。

  但在许多消费者的印象中,电商总是和打折、特价、优惠联系在一起,这和奢侈品的稀缺属性有一定冲突。如此一来,奢侈品牌该如何“玩转”电商呢?

  程云认为,奢侈品集体发展线上是未来的大趋势。

  “现在人们每天大量碎片化的时间都用在手机上了,越来越少到实体店逛街,所以品牌和客户真正的触点就在手机上。”程云表示,线上多样的营销玩法可以帮助奢侈品高效“种草”,奢侈品可以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新兴方式,在营造符合品牌形象体验的同时,传递品牌故事和价值。而早已习惯网购的千禧一代是奢侈品线上消费的主要人群,品牌方在注重线上体验的同时,还应该在线上积极与年轻人互动,只有把握好了这部分新生增量,品牌才能不断焕发生机。除了营销手段外,品牌方还应该在产品上针对线上业务需求进行调整,包括推出专供线上或针对特殊节日的特别产品,通过产品差异化,满足线上线下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王焕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