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党的历史是最生动和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能够感受历史之壮阔、通晓古今之变化、体味思想之质本。各级党组织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切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让党史学习“有趣味”“接地气”“增福祉”,从而更好汲取智慧与力量,推动工作落地落实、有力有效。
丰富形式,灵活多化,让党史学习多姿多彩“有趣味”。广大党员可以采取“线下学”和“线上学”相结合,力促学教载体新。要努力克服“工”“学”矛盾,通过广泛经常诵读学、座谈交流学、灵活形式学等方式,利用干部职工会、业务培训会、党委会议、中心组理论学习等方式,扎实做好线下学习。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平台,每周可向各党支部推送学习资料。实行“1+N”帮扶机制,每个支部确定一名党建指导员,专注引导、提醒督促,切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开展学习贯彻活动,确保学思践悟、学懂弄通、知行统一。
广泛宣讲,通俗易懂,让党史学习入乡随俗“接地气”。传播手段创新是推动百年党史入脑入心的关键环节,各级党组织要立足区域和自身发展实际,扎实贯彻“民之所需,政之所向”的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基础、以增强实效为目标、以丰富载体为动力,推动宣讲工作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可以利用各种微信平台连续刊登党史学习知识,借助坝坝讲坛、农民夜校、村民小组会议等多种渠道,用直观可见、通俗易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党史宣讲,让广大党员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营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合力。
立足实际,推动工作,让党史学习落地生根“增福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深入调研,找准找实民生关键、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问题,分析研究,精准施策,着力推动为民服务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的实践,形成可借鉴可操作性的典型案例,在解决群众面临的揪心事、烦心事等注入经验,为社会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结合服务群众需要,帮助群众学法、懂法、知法、用法,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群众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刘茂平)
责任编辑:杨彦婷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