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是革命历史留下的印记,无论是嘉兴南湖上的红船、还是湖南的“半条被子”等等,无处不闪耀着革命的光辉。用“活”革命文物,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才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革命文物的发生地,带头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也是向各级党员干部发出牢记初心使命、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有力号召。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革命文物,可以更好使党员干部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毫无疑问,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革命文物,当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走在创新的前列。用好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当强化创新意识,勇敢面对新挑战,实现新成效。用宽广的眼界、战略的眼光和理性的思维分析判断党情、国情、世情,正确处理矛盾,理顺不同利益间关系。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上,大胆地想,勇敢地试,坚决地干,特别要在创新工作上出实招,使绝招,用新招,创造特色,培育典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走在担当的前列。用好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当强化责任意识,勇挑担子解民忧,将落脚点放在为群众干实事、解问题、促发展上,敢于担当责任,挑起大梁,以解决群众的困难入手,多谋利民之策,多行为民之举,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到群众有难不推脱,结对帮扶不打折,求真务实、锐意创新,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之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走在奉献的前列。用好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当强化奉献意识,始终以党和人民群众的事业为重,牢记忠诚,时刻把奉献作为一种信仰,能够把个人理想和价值实现主动融入党和人民群众的事业中,把坚强的党性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增强斗争精神,在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融入新格局中主动作为,以自己的行动诠释奉献的本质内涵,摆好自己的位置,调整好甘为人梯的心态,以一颗赤子之心做好为党、为民服务的标杆。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当用“活”革命文物,以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实际行动,走在时代的前列,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添光彩。(胡喜庆)
责任编辑:杨彦婷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