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党史微课(一)】 鸦片战争后的琼崖社会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琼崖的传播

鸦片战争后的琼崖社会

海南岛是祖国的宝岛,又称琼崖。

从清代中叶直至海南解放时,琼崖耕地面积约400万亩(1亩=666.67平方米,以下同)至430万亩,但占人口70%的农户只占有30%的耕地,其余70%的耕地除小部分为学府、祠堂、庙宇公产外,皆为少数地主、富农所占有。当时琼崖农村中还保留着浓厚的封建宗族制度,大的宗族都有“奴人”,他们除了租种各宗族祠堂祖田、受苛刻的地租剥削外,还要无偿为宗族的祭祀、嫁娶和祝寿等庆典服役,如抬轿、敲锣打鼓、执仪仗等,社会地位低微。广大贫苦农民经济生活每况愈下,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因为战败,与英、法侵略者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其中便规定把琼州口(今海口)增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从此,琼崖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竞相角逐的场所和掠夺的对象。

琼州口被增辟为通商口岸后,资本主义列强对琼崖进行残酷的经济侵略。他们把琼崖作为商品倾销地,洋药(鸦片)、洋纱、洋油(煤油)等源源不断地输入。鸦片的输入使琼崖不少人成了“鸦片烟鬼”,丧失了劳动力,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洋纱输入激增,使发达的琼崖棉纺织业遭到摧残,其中曾经兴旺的文昌县棉纺织业几乎停产,甚至连僻处岛西一隅的感恩县也“迄洋纺通行,自纺均废”。资本主义列强还凭借通商口岸的便利,肆无忌惮地廉价收购琼崖的土特产品和掠夺琼崖的自然资源。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琼崖土特产品如猪、牛、皮革、槟榔、高良羌、花生、药材、鱼类、盐、木材等,大量以低廉价格出口。英国人高露云开采石碌矿山铁矿,日本渔船不断深入琼崖海域,捕捞海产资源,并掠夺西沙群岛的磷矿。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列强通过设立领事馆,建造教堂,开办带有殖民地色彩的学校、医院、大肆进行文化侵略。

资本主义列强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致使琼崖民众在苦海里拼力挣扎,承受着种种重压。为了生存,他们被迫背井离乡,到国外谋生,其中大多数成为“猪仔”。“文昌、琼东、乐会、万宁、琼山、定安、澄迈等县,乃竟向安南、暹罗、南洋群岛间,经营农工诸业,甚至有往安南作佃农者。”据统计,1876~1898年,琼州到东南亚等地的华侨约有34.50万人,还有不少人前往欧洲和美洲谋生。男的被迫当苦力、下矿山、上海轮;女的被迫当佣人,甚至沦落为娼妓,其悲惨境况难于想象。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琼崖的传播

面对帝国主义和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与奴役,琼崖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斗争。1853年,天地会首领李家俊、符老发领导琼山、文昌、澄迈、定安、乐会、会同(今属琼海市)等地会众4000余人举行武装起义,攻占会同县城。1857年,定安一带的天地会起义军2000余人围攻枫木、岭门等地。1858 年夏,陵水县红鞋、红袍等18个村的黎族农民由黄有庆领导,发动武装起义,围攻陵水县城。1875年,崖州抱寨村农民符亚殿联合西黎高亚厚、符伯凯和万州李有章等发动起义,声势浩大,各地纷纷响应,起义军坚持了7年。1885年,爆发了规模更大的农民起义,临高、儋州的起义军一度攻占了澄迈县的金江镇,万州、乐会、陵水、崖州等地的农民迅速响应,进逼定安、澄迈县城。1897年又爆发了崖州多港峒黎族农民大起义,起义直至1900年才告结束。尽管这些起义都遭到官府的残酷镇压,但反帝反封建的抗争火种并没有熄灭。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琼崖人民开展了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3年初,林文英“由(孙)中山委组琼州国民党支部”,在海口创办《琼岛日报》,宣传民主共和,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1914年3月29日,袁世凯密令琼崖绥靖督办陈世华将林文英逮捕入狱,4月2日夜里,林文英被秘密杀害于府城。1915年,琼崖讨袁护国军总司令陈侠农策动万宁兴隆黎族首领钟奇曾、钟孟君率领当地黎、汉农民4000多人加人讨袁起义军,先攻陷万宁县城,又乘胜攻占乐会、陵水、三亚、崖城等城镇,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卖国的爱国运动。5月7日,府海地区的琼崖中学、琼山中学、华美中学、匹瑾女子中学等校学生决定罢课,集会游行,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5月8日上午,各校学生在琼崖中学集中,游行示威,向海口迸发。他们沿途高呼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收回青岛!”“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废除亡国的二十一条!”5月18日,府海地区和琼崖各县中学的学生代表在琼崖中学召开全琼学生代表大会,成立琼崖十三属学生联合会,选举钟衍林为学联理事长,王文明、杨善集、陈垂斌、罗文淹、符传范为常务理事。琼崖学联成立后,立即宣布接受全国学联的领导,并派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联会议。5月20日,在琼崖学联的主持下,府海地区各学校学生1000余人在琼崖中学举行大会,追悼在五四运动中遭反动军警殴打致死的北京大学琼籍学生郭钦光。文昌、乐会、琼东、万宁、澄迈等地在琼崖学联成立后纷纷成立分会,组织学生举行集会、罢课、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的行动。琼东、乐会的学生还组织募捐队动员各界爱国人士捐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仅琼东县就募捐2000余元。

5月至6月,琼崖学生运动进一步发展到抵制日货阶段,并成立抵制日货总会,琼崖学联负责人王文明兼任会长,杨善集兼任宣传队长,开展抵制日货活动。在海口,日本间谍商人胜间田善作父子拒绝登记和交出日货,并勾结英国海军军官和一些中国奸商继续走私,100多名工人、学生将他们的住宅包围了20多天。天元堂大药店老板自恃有法国人撑腰,拒交日货,学生将其货物封存,不准出售。和美洋行老板代理日本船务,平日勾结军阀官僚祸害百姓,被学生拉到大同戏院批斗,只得当众低头认罪,表示“今后不再代理日本船务,不做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文昌、嘉积等地也开展了抵制日货、批斗奸商的爱国行动。

五四运动后,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琼崖以各种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琼崖得到广泛的传播。他们创办进步刊物,传播进步理论。1920年,徐成章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回琼,与冯平、王器民等在海口筹办《琼岛日报》和《琼崖旬报》。1921年4月,《琼崖旬报》正式出版,明确提出以“改造琼崖”为宗旨,积极介绍“新潮流的文化”、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欧洲社会主义学说”,宣扬革命,反对封建,反对土豪欺凌贫苦百姓,宣传破除迷信,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他们还创办学校,以教书掩护地下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思想。他们在琼山、海口、琼东等地创办的学校传播进步理论,团结进步学生,扩大对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的宣传,从思想上、理论上为大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他们还开办工人夜校,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受侵略、受欺凌的社会现状,提高产业工人的思想觉悟。他们发动广大青年学生利用暑假、寒假组织宣传队,到农民中去,办农民夜校,义务教农民学文化,宣传革命理论,开展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此外,他们利用琼剧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革命,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热情。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海南历史(第一卷)》)

原标题:【琼崖党史微课(一)】 鸦片战争后的琼崖社会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琼崖的传播

责任编辑:邓洁仪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专题新闻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