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党史微课(六)】 琼崖第一次土地革命的兴起(二)

  琼崖土地革命创造性地解决土地分配问题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否占有土地,是农民的利益所在以及社会地位的高低的反映。

  以乐四区为中心的琼崖革命根据地建立后,琼崖特委为满足农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领导根据地农民开展广泛深入的土地革命,消灭根据地内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

  琼崖特委以其驻地乐四区为试点,摸索领导土地革命的经验与做法,以制定土地革命政策。乐四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区农民代表大会通过《土地问题的临时办法》,规定:“一、土地权归农会,耕种权归农民。二、所有一切地主土地及公田,除酌给其家属耕种外,余者收归农会。三、尚未切实调查户口重新划分土地经界以前,所有自耕农原耕之田地,仍暂由耕者耕管,但仍须向农会领取耕田证。四、所有贫农未得田耕或耕而不够食者,可切实向农会报告发给。五、所有一切实业,如橡胶、槟榔等一律收归区农会,由区农会分配给各乡农会收管。六、所有债项一律术迩,以后借贷由农会担保”。同时制定了分配土地的具体办法:“一、将全区田产依全区人数分配。每人得二个工田外,余者归各乡苏维埃管耕,以便将来分配给退伍兵士及失业工人。二、分配田产以乡为单位。如某乡田产不敷分配者,由区政府从田产剩余之乡拨补之。三、田产分配以肥瘦为标准,由苏维埃判定之。四、各家依前所耕之田分配外,余数抽出,不足者补之。五、田产分配不论大小男女均得田耕。六、田产分配后,死者将田收回,生者供给,但收回或供给须候收割后。七、土地分配后,由区苏维埃发给土地使用证。”这些根据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的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的分配土地的办法,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满足了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不提“没收一切土地”,而提“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及公田”,对地主家属酌情留给耕种土地,采取给出路的政策,并保留自耕农的土地,保护中农的利益,创造性地解决了土地革命中的政策问题,对于争取农村中的中间力量,巩固革命根据地,壮大武装力量都具有重大意义。

  琼崖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土地革命高潮从1927年底开始,各革命根据地因各地实际情况不一样,实行土地革命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但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万宁县第二区和第四区属六连岭周围地区,各区、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地主所有契约、字约烧毁,没收地主财产和土地分配给农民。万宁第四区的赤坡、崇宁等乡,没收地主的田地连同公田一起按人口平均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每人分得1亩,地主家属也同样分得了土地。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在全县废除苛捐杂税,实行“三七”减租,没收的地主奸商浮财分给贫苦农民,把地主的田契、字约、账簿、刑具等当众烧毁,宣布土地还家,颁布土地革命条例,掀起分配土地的高潮。各乡苏维埃政府将没收的地主田地和各种公田,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无地或少地农民平均每户分得3个工田。琼东县根据地的汪洋、墩头等乡,没收地主豪绅的田地分配给贫苦农民。此外,崖县藤桥地区、定安县第七区、琼山县第七区(今美安)、澄迈县西昌区(今属屯昌县)等根据地,也都开展了土地革命。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后,欢天喜地,当时流传的一首歌谣:“火烧红白契,百姓喜分田,老爷眼白白,侬仔笑开颜”,形象地表达了农民分田后的兴奋心情。

  中共琼崖特委加强根据地建设

  琼崖特委重视根据地建设,从各个方面巩固苏维埃政权。在农业生产方面,除号召农民搞好生产外,在乐会县办起一些小农场,其中办得较好的属乐会县第六区的小农场,场地在赤土寨、定壮岭一带,劳动力100多人,饲养牛、羊、猪和家禽,种植番薯和蔬菜。在经贸方面,在乐四区上科村办起了集市和消费合作社,建有瓦房、茅草房50多间,开设杂货店、百货店、饮食店和收购站等。消费合作社经营布匹、纸张、毛巾等日用品和油、盐、酱、醋、酒、烟以及副食品,农产品也通过合作社交易。集市每天杀猪10头,渔民运来海鲜,当地农民携来山货,嘉积镇爱群、爱美等大商号也秘密前来交易。在文化、教育、卫生方面,办起了女子模范学校、平民学校、医院、图书馆、剧团和俱乐部。当时乐四区有“小莫斯科”之称。万宁县六连岭地区也办起了列宁学校、军事学校、医院、军械厂、打铁厂、缝衣厂、鞋厂和消费合作社等。在陵水县,东路工农革命军占领陵城后,在陵城文庙创办“工农军干部学校”,先后培养军事骨干200余人。琼崖特委尤其重视宣传工作,编辑出版了《红潮周报》《特委通讯》等刊物,王文明还亲自编写《共产主义十好》的演唱材料,供群众演唱宣传。

  图为中共琼崖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乐会县阳江墟

  1928年2月18日至21日,琼崖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乐会县第四区阳江墟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42人,代表党员1.5万人。省委派李源、黄雍参加指导,李源作政治报告,王文明作政治形势和党务工作报告。会议对暴动、政权、土地分配、职工、士兵运动等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特委领导班子,李源、黄雍、王文明、郭经绪、王绰余为常委,罗文淹、王天骏、陈秋辅、黄振士、孙成达、冯推凤、冯平、曹俊升为委员,黄彪(龙)、邢慧学(女)为候补委员,李源为特委书记,不久,李源调回省委,王文明接任特委书记。

  李源,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广东省东莞县人。返粤后历任广东省委常委、代理书记、书记、中共中央委员。1928年秋遭敌杀害,时年24岁

  2月,中共琼崖特委决定将琼崖工农革命军改称为琼崖工农红军,冯平任总司令,王文明任党代表,符节任政治部主任。东路红军由梁秉枢任总指挥,中路红军由谭明新任总指挥(后为严凤仪),西路红军仍由冯平兼任总指挥。

  由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中央犯了“左”倾盲动错误,没有认识到革命形势已经转入低潮,而是错误地估计形势,认为国民党新军阀正处于崩溃边缘,因而确定了实行全国武装暴动的总策略。中共广东省委在广州起义失败后仍然坚持执行这个总策略,认为应加紧发动群众暴动,准备夺取全省的政权,于是向各地发出了继续扩大暴动的指示。

  中共琼崖第二次代表大会由于受“左”倾盲动错误的影响,因而作出了“夺取全琼崖政权”的决议,决定在琼山、文昌及海口、府城附近实行大暴动,以便乘机夺取东、西路各县,进丙与琼山、文昌革命力量会合,包围海口、府城,夺取全琼崖袭权。会后一再组织攻城暴动,让红军为完成“进攻海口,夺得全琼”而死拼硬打,加上敌人“天天向我们进攻”,革命力量消耗很大。对此,琼崖特委深感“难以完成夺取全琼崖”的目标,决定从实际出发,放弃向上(海口)发展的计划而向下(崖县)发展。这一正确的决定却被中共广东省委斥之为“避开敌人的失败主义观念”“更是非常之错误”。琼崖特委还提出以定安山区为根据地中心,汇合东、中、西三路实现割据东路,进逼府城的策略。对此,省委仍认为“未有夺取全岛之布置”。在这种情况下,琼崖特委再次发出以进攻城市为目标的暴动动员令,在东、中、西三路扩大暴动,但在暴动中,琼崖特委尽可能根据“现在敌人已经反守为攻,用很残酷的手段屠杀农民”的实际情况,发动农民反抗联防队,巩固革命根据地,加快苏维埃政权建设和开展土地革命,向山区发展。在东路,乐会二区农民暴动,第三区、第四区和新石区一致向第三区进展,解决第三区反革命武装,实行土地革命。在中路,中共定安县委率领第六区和第七区的赤卫队避敌锋芒,进入母瑞山北部新村(棺材沟),不久县委委员蔡志统带领定安第一区赤卫队也到达母瑞山新村。西路在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深入发动群众,建立起西昌区、澄临边区、桥头区、澄北区、澄九区、澄南区苏维埃政府,形成了以尖石岭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中共琼崖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军事上虽然作出了脱离琼崖实际的决定,但在发动农民开展农村斗争、建立革命政权、分配土地、巩固与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等方面所作出的决议,基本是正确的。特别是王文明接任特委书记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始逐步转向山区发展,向敌人势力薄弱的山区进军,使琼崖革命在危险的境地中继续发展。这时红军已发展到1400多人,赤卫军发展到1万余人,党员发展到1.7万余人。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海南历史(第一卷)》

原标题:【琼崖党史微课(六)】 琼崖第一次土地革命的兴起(二)

责任编辑:邓洁仪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专题新闻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