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展开
中共琼崖特委组织暴动,实行武装割据,尤其是建立陵水县苏维埃政权和成片革命根据地,使国民党反动派惶恐不安。1928年初,国民党广州政治分会决定在广东设东、西、南、北四个善后区,南区自两阳、高、雷、钦、廉到琼崖,共3个市28个县,以陈铭枢为善后委员。3月中旬,国民党广东当局派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蔡廷锴率领所部3个团及谭启秀独立团一个营共4000余人,分批到琼。
蔡廷锴部抵琼后,先制造反共、“剿匪”舆论,发布《剿匪条例》,声称“不论共匪、农匪、土匪,凡为地方害者皆在要剿之列;凡共匪所组织之农会、农军应一律解散,听候政府命令改组;决计于最短时间内,消灭琼崖红军,安定全省的政治局势”。随后对“围剿”作出军事部署,将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向革命根据地进逼。
照根据突变的局势,琼崖特委决定将“琼崖之东路、西路、中路势力会合起来,发展定安工作,夺取定安区域,以为琼崖中心根据地”。“切实整顿工农武装,将原来的工农红军编为一个师,东、西、中路各组成—个团”,农民赤卫队统一于红军各路指挥之下。在农村,继续加强苏维埃政权建设,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在城市,继续开展工运、兵运,组织暴动,骚扰和打击敌人。但琼崖特委还来不及整编部队并实行向定安会合的计划,敌人的进攻已经开始,只得立即改变决定,号召“各路红军就地机动作战,军民配合,粉碎敌人的‘围剿’,保卫革命根据地,保存琼崖革命力量”。
蔡廷锴部于3月下旬向东路乐会第四区琼崖特委所在地作试探性进攻后,便集中优势兵力,以中路的文昌县为突破口。4月初,敌二十八团1000多人大举向文昌革命根据地进犯,因敌强我弱,驻文昌的红军和赤卫队一部分先向定安后转向乐会,一部分转往琼山与中路主力会合。红军转移后,敌军在文教、潭牛、宝芳等乡村大肆屠杀革命群众,受难者达2000余人。接着,敌二十八团主力和师教导营、特务连、独立团一部共1500多人扑向中共琼山县委所在地——琼山县第十七区树德乡一带。县委书记冯白驹避敌锋芒,决定将县委机关、红军及大批群众转移到南渡江西岸的琼山县第十三区,后向乐四区转移,冯白驹带领县委武装在琼山县坚持隐蔽斗争。
4月下旬,蔡廷锴挥军向西,集结部队和地方民团共1000余人,进攻澄(迈)、临(高)革命根据地。西路红军在太平地区占领有利地形,多次击退敌军,但因敌我力量悬殊,在转移中被敌军合围,伤亡惨重。冯平率部撤到赤行岭,召开干部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研究作战对策,决定避实就虚转战临高,攻打临城,以转移敌人的视线。4月中旬,陈铭枢坐镇琼崖,命令全琼实行“保甲法”,强化对群众的控制,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愈加险恶。
陵城失守与西路红军反“围剿”斗争失利
1928年3月29日,敌人进攻陵城,陵水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率农军500多人主动撤出陵水县城,陵水县城被敌军占领。
4月13日,中共广东省委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不顾琼崖陵水县城失守以及中、西路反“围剿”受挫的严峻革命形势,仍认为广东革命处于高潮,党的策略是加紧扩大各路暴动,完成全省暴动,夺取全省政权,而琼崖是目前广东工农革命扩大各路暴动割据局面向广州发展夺取全省政权的重要区域。会议通过的《琼崖工作计划大纲》提出:要实行全岛暴动,由乡村到城市发动反攻, “在整个反攻计划中,暴动的位置应仍然以万宁、乐会为中心,速即夺取这两个县的政权,深入土地革命(最重要的是没收分配土地),挽救陵水被围困的局面。同时,东、中、西三路亦仍然一致发动夺取市镇,占领县城断绝敌人交通路线,向海口发展完成全岛暴动”。4月26日,省委又致函琼崖特委,对陵城失守进行严厉的批评,认为陵水失守的原因是:“第一,没有土地革命的深入;第二,没有发动广大的群众起来,为保卫苏维埃而斗争;第三,没有迅速向外发展的计划;第四,党太不健全也太不发展。”并指示琼崖特委“马上发动东、西路暴动,夺取定安,包围海口,解决蔡部全部武装,完成全岛割据”。
5月3日,琼崖特委在省委的一再催促下,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贯彻省委扩大会议和省委指示精神。会议脱离了当时琼崖的实际情况,决定“马上扩大暴动,汇合东、西、中三路势力向上发展,完成全琼总暴动,夺取全琼崖”。在整个暴动中,要“特别发展城市,尤其是海口、嘉积、定安城的暴动,与乡村的暴动联络一致,在东路则以乐会、万宁为中心,速即夺取这两个县政权,深入土地革命,向嘉积发展完成割据东路。中、西两路应即实行联络势力,扩大暴动,夺取定安,向府城进逼”。由于扩大暴动,反攻陵水,结果招来敌人更加疯狂的镇压。6月上旬,敌保安队、民团、土匪近千人向中共陵水县委驻地港坡进犯,放火焚烧村庄,大肆奸淫烧杀。中共陵水县党政军领导人许邦鸿、陈贵清、谢是位等率领300多名农军在彭谷园与反扑的敌军浴血奋战,大部分壮烈牺牲,部分重伤被捕,押到县城后被敌当众剖腹,英勇就义。
在西路,冯平等率领西路红军向临高进发时,在东江遭遇地方民团阻击,于是转向琼山县西罗京盘一带,拟同在十三区活动的中路红军会合,后悉中路红军已撤离,便折回澄迈县境内的西昌坡尾,后遭敌袭击,被迫撤往西昌。不久,敌人1000余人向西昌一带扑来,悬赏捕捉“共党魁首”冯平,扬言要将红军斩尽杀绝。面对近10倍于我的敌军,西路红军指挥部决定由副指挥刘青云率领100余名指战员转移至定安县,剩下60多人由冯平和符节带领,继续在西昌坡尾一带领导群众坚持斗争,以牵制敌人。由于叛徒的出卖,冯平和符节相继被捕,敌人威逼利诱,许以高官厚禄劝降,均遭拒绝。敌人在行刑前,将冯平绑在竹椅上抬着游街示众,冯平频频向乡亲们告别,并大声地说:“父老乡亲们,冯平就是老弟,老弟为革命而死在所不惜,老弟坚信有骨气的革命同胞一定会革命到底,一定会实现共产主义!”1928年7月4日,冯平和符节在澄迈县金江镇英勇就义。
图为临刑前的冯平
图为临刑前的符节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海南历史(第一卷)》
原标题:【琼崖党史微课(七)】 琼崖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开展
责任编辑:邓洁仪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