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月26日,中共中央指示:“冯白驹与琼崖特委应以全岛为对象广泛发展党,发展武装,发展民运,设法争取各县政权,不顾国民党的任何阻碍,坚决组织全岛人民的抗日战争。”“要把琼岛创造为争取九百万南洋华侨的中心根据地;创造为党在南方发展扩大影响的根据地;创造为培养干部的根据地。”
1940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中共琼崖特委四届八次扩大会议决议,冯白驹率领琼崖特委和独立总队领导机关向西转移,准备在西南山区建立根据地。原定从琼山县岭脚一带西渡南渡江,经澄迈、临高到儋县,因发现日军在南渡江西岸的石桥、石池一带行动,西迁转移路线改由经福昌、蓬莱、定安向澄迈的西昌、坡尾一带前进,队伍于2月中旬来到琼山、澄迈、临高三县交界的美合山区。这时,日军已开始向独立总队第三大队发起进攻,并重新占领了那大镇,在那大附近的纱帽岭山区建立根据地已不切合实际,况且国民党琼崖党政机关、部分武装力量和几个县的县政府及其游击队都集中在五指山腹地及其周围,继续向西南山区前进困难不少。在与当地党组织联系后,特委对美合地区进行调查勘察,决定先在美合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伺机向五指山区发展。
美合山区接近五指山区的白沙县边缘,山林茂密,村庄错落其间,近1万居民中大部分是客家人和黎族、苗族同胞。这一地区粮食丰富,周围没有日、伪、顽的军事据点,敌人势力薄弱,有中共澄迈县委领导下的党组织活动。琼崖特委和独立总队队部进入美合后,把发动和组织群众当作首要工作,抽调一批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美合及其周边地区,宣传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和抗日政策,发动与组织群众清匪反霸,安定民心。与此同时,独立总队特务大队进驻美合外围的南坤墟,开展南坤地区的群众工作,并在第三大队的配合下,在那大至和舍公路上屡创日军,保卫根据地的开辟。为加强西路部队的领导,成立琼崖独立总队西路指挥部,马白山为指挥,符荣鼎为政治委员,统一指挥第三大队和新成立的第五大队的行动,以策应美合根据地的建立。
为加强美合抗日根据地的党组织建设,特委成立以谢志德为书记的中共美合特区委员会,由特委直接领导。在美合特区的外围和那大周边成立了以符志行为书记的中共大南区委,开展美合根据地的外围工作。美合境内和周围各乡组织建立“农救会”“青抗会”“妇救会”等抗日民众团体。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应作长期坚持计划”,“丝毫也不要依赖国民党发饷,依靠人民筹给,可求助于华侨,中央不能拨款”,“一切要自力更生”的指示,特委非常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自己动手,发展农副业生产;推行“三七”减租的土地政策,发挥佃农积极性;开牛市,办起消费合作社,繁荣经济生活;从外地请来专家,介绍和传授种植、饲养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改变当地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的状况;生产农用工具,支援群众农业生产。
1940年12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以“反共灭独”为目的的“美合事变”。早在1940年8、9月间,琼崖国民党顽固派即策划了一个“反共灭独”的计划:首先集中优势兵力进攻西路美合根据地,一举歼灭琼崖特委、独立总队首脑机关和西路主力;然后回军东路,围攻第一支队,摧毁琼文抗日根据地,以控制他们从定安县翰林、琼山县新兴通往文昌县锦山的海上补给线。10月9日,保七团副团长林荟材到美合根据地就“关于建立西路联防”问题进行谈判,拿出守备司令部给独立总队的“调防命令”,要求独立总队撤出美合,调到琼文一带,由国民党叶丹青部接管美合地区。冯白驹当即予以反驳,并表明了寸土不让的态度。10月21日,吴道南、王毅到保七团团部,会同李春农、林荟材等召开军事会议,作出向美合根据地发起进攻的决定。11月2日,林荟材率领两个主力营抢占美合根据地外围重镇南坤墟。接着,李春农率部占领仁兴、中兴、岭仑、西昌、榕树铺、松涛等乡镇,对美合根据地形成包围态势。
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挑衅,琼崖特委决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0月初,特委派莫逊为代表,携冯白驹的亲笔信,前往保七团驻地与李春农谈判,要求国民党当局以民族大义为重,悬崖勒马,维护团结抗日的局面。李春农等一意孤行,反诬独立总队不服从统一指挥。谈判破裂后,琼崖特委和独立总队向全岛同胞揭露国民党琼崖当局的阴谋,呼吁“反对内战,一致抗日”“大敌当前,反对枪口对内”。
中共中央也关注着琼崖形势的发展。11月23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电示冯白驹:“顽军有向你们进攻可能。你们应从军事上政治上加紧粉碎其进攻,其方法是待其进攻时,集中主力打其一部,各个击破之。”特委和独立总队调整兵力部署,做好保卫美合根据地的战斗准备,并对琼文地区的斗争作出安排:(一)副总队长庄田负责指挥美合根据地的保卫战,总参谋长李振亚赶赴琼文根据地,加强对第一支队的领导;(二)在兵力部署方面,第二支队第一大队在美合村,第二大队在水南村,总队部直属第四大队在仁兴至美合的路口,特务大队在美合村附近作为机动部队。
12月15日凌晨,李春农指挥保七团主攻部队,由熟悉地形的土匪陈武作向导,潜入美合附近的山林地带,被巡哨的独立总队作战科长覃威察觉。覃威紧急调集第二大队在美合村前沿占领阵地,庄田也及时赶到加强指挥。李春农部不惜一切,集中火力向独立总队阵地猛烈扫射,庄田、覃威命令特务大队迅速在二大队右翼展开,集中兵力侧击,李春农部的攻势被遏制。处在险境中的琼崖特委、独立总队队部安全撤向西山,琼崖抗日公学和后勤机关单位疏散到后山隐蔽。天亮以后,美合保卫战全面展开,独立总队各大队击退敌人多次进攻。为了保存实力,特委决定撤出战斗。次日,顽军进占美合村。
在美合保卫战中,根据地军民英勇顽强,打死打伤顽军100余人,粉碎了顽军企图一举摧毁琼崖特委、独立总队领导机关和歼灭西路部队主力的阴谋。顽军占领美合后,疯狂屠杀和抢掠,枪杀来不及撤退的伤病员、掉队人员及根据地群众100多人,抢走部分粮食、药品、纸张等物资。
美合事变后,琼崖特委、独立总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多方权衡利弊得失后作出决定:(一)撤出美合根据地,特委、总队部及特务大队转移到东路琼文根据地,与第一支队会合,积极开展抗日反顽斗争,巩固和发展原有抗日游击基地;(二)马白山率领第二支队留在西路澄迈、临高、儋县地区活动,大力发展抗日力量,创造条件建立小块根据地;(三)张开泰率领第四大队,并将琼崖抗日公学部分学员补充扩大队伍,开往昌感、崖县、陵水、保亭新区活动,放手发动群众,必要时向万宁转移,巩固扩大六连岭根据地;(四)由罗文洪、谢凤池等组成留守处,留在美合地区与当地党组织一起坚持斗争。这些决定,贯彻执行了毛泽东关于“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的战略思想,把革命力量推向琼岛东、南、西、北四方,以期迅速打开琼崖抗战的新局面。
1941年2月15日,琼崖特委在琼山县树德乡山心村召开第三次执委会议,特委副书记李明首先作政治报告,传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琼崖抗战的方针和任务的重要指示,特别传达了毛泽东对冯白驹的关心和指示。冯白驹作军事报告,着重强调建军工作的重要性。会议对当前形势和今后斗争方针进行了认真讨论,作出集中力量,打退国民党反共逆流,坚持团结抗战的决议。会议选举了特委领导班子,冯白驹任特委书记,李明任副书记。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成立军事委员会,冯白驹为军委主席,李明、庄田为军委委员。
为维护全国团结抗战大局,针对琼崖国民党当局正在调集兵力,加紧向琼文根据地发起进攻的紧迫形势,琼崖特委仍然耐心地向琼崖国民党当局做团结工作,发表了《致琼崖父老绅士书》和《致国民党官兵书》,呼吁“从琼崖三百万人民的利益出发,停止内战,实现团结,共同抗日”,并表示愿意派出代表与国民党当局商谈。但是,琼崖国民党当局“反共灭独”方针已定,对此置之不理,叫嚣“三个月内消灭共产党独立队”。琼文根据地面临着日顽夹攻的严重局面。
3月,国民党保七团第五连、第八连和琼山县一个游击中队,在琼山县龙发乡一带集结,并加紧征粮,准备袭击驻在咸来、树德地区的琼崖特委、独立总队领导机关和第一支队队部。3月12日战斗打响,独立总队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全歼了进入罗蓬坡的顽军第八连,毙、伤、俘连长李汉松以下50余人,缴获捷克轻机枪2挺、长短枪30余支。罗蓬坡战斗的胜利,给国民党顽固派当头一棒。
这一时期,日本侵略者加强了军事进攻和经济掠夺。为了打乱日军的侵略计划,琼崖特委领导根据地军民伺机打击日军。7月4日,独立总队第一、第二支队由吴克之、陈石、马白山、符哥洛共同指挥,在文昌县大昌乡美德村、潭牛和琼山县大致坡3个日军据点之间伏击日军。这次伏击战斗,拔除日军据点1座,歼敌60余人,击毁日军车2辆,缴获轻重机枪3挺、步枪数十支、掷弹筒2具,是琼崖抗战以来独立总队对日作战规模最大、战果最大,也是运用“围城打援”结合“引蛇出洞”战术,在战斗指挥上最成功的一个范例。
针对琼崖国民党顽固派,琼崖特委在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方针的同时,坚持以民族利益为根本,再次向国民党当局及全体官兵发出公开信,呼吁国民党人捐弃前嫌,重开谈判,恢复团结,共同抗日。还分别致函琼崖耆老绅士,号召各阶层人民敦促国民党停止内战,实现团结抗日,建议召开开明绅士会议,共商琼崖团结抗日大计。7月,琼崖特委主动派出代表与琼崖守备副司令李春农商谈。李春农毫无诚意,杀害了谈判代表联络员卢赤民,终止了谈判。10月,琼崖特委又向吴道南、王毅发出公开信,重申中共团结抗战的主张,提出解决两党争端的意见,但又遭到拒绝。
12月下旬,国民党保七团二营营长李紫明率领该营及文昌、琼山县游击大队,分两路向道崇、咸来乡进攻,企图进入文昌县的锦山海边接运国民党从广州湾运来的军用物资,但进攻刚开始就被独立总队击退。1942年1月17日晚,李春农率部与李紫明会合,再度向锦山进军。独立总队侦悉顽军意图,当即命令第一、二支队预先在顽军必经之路的三江乡斗门村公路附近设下埋伏。次日下午,顽军进入埋伏圈,第一、二支队将其包围在斗门村。顽军且战且向文昌方向的路口撤退,李春农在败退时被击中落马而死。顽军在李紫明的带领下进入锦山,将其补给物资运回,独立总队前堵后追,使其不能脱身,最后将其包围在树德乡大水村。冯白驹亲临阵地,与吴克之、马白山两位支队长一起,直接指挥大水村的围攻战。斗门、大水战斗,是琼崖独立总队与国民党顽军的一次主力决战,虽未达到全歼顽军主力的目的,但少将副司令李春农被击毙,保七团副团长董伯然受重伤,毙伤军官10余人、士兵近千人,给保六团、保七团以歼灭性的打击。从此,琼崖国民党顽固派再也没有能力向独立总队发起大的攻势。
在一系列战斗中,独立总队也付出较大的代价。1941年6月,无线电收发机受损,从此,琼崖特委与中共中央的电讯联络中断。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海南历史(第一卷)》
原标题:【琼崖党史微课(二十)】美合事变
责任编辑:邓洁仪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