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党史微课(二十八)】解放大军渡海作战(二)

三、琼崖区党委关于接应配合野战军渡海作战的决定和措施

1949年12月下旬,就在第四野战军雄师浩浩荡荡地向雷州半岛挺进的同时,琼崖区党委和琼崖纵队接到中央军委关于接应野战军渡海登陆的命令。1950年1月3日又接到华南分局指示,琼崖“应集中全部力量,进行迎接并支援大军渡海作战解放琼崖之准备工作”。在此前后,十五兵团委托粤桂边纵队派其参谋处长、原琼崖纵队干部王山平携带电报密码等偷渡至琼,与琼崖纵队建立了无线电联系。琼崖区党委立即在五指山解放区的毛贵(琼崖区党委、临时人民政府和琼崖纵队司令部驻地,今属五指山市毛阳镇)召开党政军负责人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分析了琼崖的形势,对如何做好迎接野战军渡海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讨论,作出《关于配合大军渡海解放全琼的紧急工作指示》,决定:

(一)组织支前委员会。从地委至乡建立各级支前委员会,并由专员、县长、区长、乡长任各级支前委员会主任。在各级支前委员会的领导下,迅速组织起支前队伍,做好支前工作。在北区、西区的沿海敌占区,应设立秘密接应小组,以保证随时随地接应渡海部队和分散渡海人员。

(二)准备足够的粮食,保证大军的粮食供应。要加速完成过去决定的借粮与秋收公粮的征收工作,决定每个乡再筹集100至300石的粮食,并在适当的地方建立粮食供应站,组织好粮食运输队伍,以保证及时给作战部队输送粮食。

琼崖临时民主政府支援前线借粮收据(资料照片)

(三)扩大民工组织,广泛地开展劳军运动。每乡将民工组织从原有的一个中队90人扩大到一个大队270人。此外,各乡还要组织缝洗队,为大军服务。大军到琼后,组织慰劳队伍,召开军民联欢大会,向人民解放军献旗、献花,进行慰问;在人民解放军行经之处,设茶水供应站,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

(四)搞好情报工作,建立敏捷的情报组织,乡与乡、区与区、县与县之间应建立起固定的情报站,以保证向渡海大军及时提供准确的情报。

(五)为了加强对西、北区这两个重点登陆地区支前工作的领导,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琼崖区党委派出常委杨少民和琼崖临时人民政府科长吴任江、韩光到西区,琼崖临时人民政府教育厅厅长吴乾鹏到北区去加强对支前工作的领导。

此外,特派琼崖纵队参谋长符振中携带海南岛作战地图、电报密码等偷渡过海,向十五兵团汇报琼崖情况以及转达冯白驹对渡海作战的建议。同时给十五兵团拍发电报,转告已回广州的赴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琼崖代表马白山、王国兴、李独清以及赴京参加全国青年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琼崖代表陈说、谢应权、黄大仿等,继续留在广东,协同野战军渡海。

为了接应配合野战军渡海作战,创造解放海南的更有利条件,琼崖党政军民积极执行中共中央和琼崖区党委的指示,立即全力以赴地进行筹款、筹粮、支前、劳军、情报、策反、接管和接应等准备工作。

为保证筹足军款,琼崖临时人民政府1950年2月发行40万元解放公债。图为解放公债光银壹元(资料照片)

筹集军款。为了保证筹足军款,琼崖临时人民政府于1950年2月16日发行了40万元的解放公债。其中分配北区12万元,东区10万元,西区8万元,南区6万元,自治区4万元。解放公债以光洋计算,面额一元一张,年息5%。

订购公债的原则是自愿为主,对殷商富户可按其认购能力提出一定数量劝其认购,同时也动员机关部队的人员购买公债。琼崖临时人民政府还公布了《解放公债发行条例》和《解放公债发行办法》,具体规定了公债的年利和清还期限以及计息、使用、认购等办法。解放公债的发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和拥护,踊跃认购公债。许多妇女都把自己珍藏多年、准备当做女儿嫁妆的金戒指、金耳环拿出来认购公债;也有不少农民卖猪、卖羊购买公债。东区各县妇女协会的成员共购买2206元公债券。文南县三区除了以光洋购买7810元公债券外,还收到黄金5两多、金耳环21对、金戒指5只。开明绅士陈拔光发动归侨人员,一次就捐了上千元光洋、港币。定安县超额完成2万多元公债任务。琼东县还出现了区、乡认购公债竞赛热潮,崇义乡5天内就认购公债1500多元。全琼40万元的公债任务仅用2个月时间就超额完成。

筹足军粮,管好军粮。1949年12月27日,琼崖区党委发出《准备粮食迎接大军解放海南的紧急通知》,向全琼人民开展最后一次筹粮,掀起筹款筹粮的“一元钱、一斗米”运动,即每户捐献光洋一元,捐米一斗。规定每个乡筹集军粮100石至300石。汉族地区各县人民尽管受国民党重压,屡遭抢掠,生活十分困难,但群众宁愿以杂粮充饥而将主粮献出。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北区就筹粮2.2万石,其中琼山县筹粮4300石,文南、文北两县筹粮8000多担;东区的定安县筹粮1.2万石、番薯杂粮5万余斤,定西特别区筹粮800石,琼东县筹粮1241石;南区仅崖县就筹粮3000石,遭国民党军队洗劫深重的西区人民,也筹粮9000余石。五指山区黎、苗同胞虽然贫苦,但也同样的热烈支援前线,除了春耕的种子外,争着把粮食献出来,自己则以杂粮、野菜充饥,甚至有的把祖辈仅存下来的几块银元也拿出来认购公债。据不完全统计,仅乐东县就筹粮1.3万多石,白沙县筹粮2700多石。因此,在短短的1个月时间内,全琼共计筹集粮食5万多石。为了防止国民党军队抢劫粮食,搞好粮食的保管和调运,保证把筹集到的军粮届时供给渡海野战军,琼崖区党委、琼崖临时人民政府于1950年2月9日向各地委、专署发出紧急指示,通知各地立即将所有的粮食分站集中,环境恶劣无法集中的地区,则应作分散或多点的小集中,“以乡设点,区设分站,县设总站,看战争需要,机动转移”。

成立支前队伍。根据琼崖区党委迅速组织支前委员会的指示精神,全琼各级支前委员会仅用7天时间(1949年12月22日至28日)就组织起来。琼崖支前委员会主任由琼崖区党委常委杨少民担任,各地区、县、区乡支前委员会主任分别由专员、县长、区乡长担任。东区支前委员会主任陈石,南区支前委员会主任符哥洛(后赵光炬),西区支前委员会主任吴明,北区支前委员会主任符思之,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支前委员会主任陈克文。在一个月内,全琼各地共组织起6万多人的支前队伍。北区共有1万人报名参加民工队,其中琼山县的民工队有1745人,文北县组织救护队170个、运输队290个、妇女缝洗队共3913人;东区的定安县组织运输队1200多人,乐会县共编15个民工中队,计4553人,其中运输队1998人;西区的儋县参加民工队有4090人,其中运输队1641人,妇女缝洗队410人,澄迈县组织民工大队21个,共2286人,其中缝洗组30个、228人;南区仅昌感县就动员了212人参军;东区的定安县动员了200余名青年参军;自治区的乐东县还有800多名黎族青年报名参军。此外,在各个解放区、游击区中,都设立了供应站和救护站。这些民工组织,在接应渡海野战军登陆作战中都作出重要的贡献。在支前运动中,琼崖妇女表现了空前的革命热情。琼崖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妇联筹委会积极协助县政府,做好各项支前工作。不少妇女争先恐后地报名上前线,西区的昌感县有青年妇女75人报名参军;乐会县的青年妇女继承和发扬了女子军的光荣革命传统,纷纷报名,仅在1950年1月就有60名志愿入伍。不少妇女把自己心爱的金银首饰捐献支前,还参加了缝洗队、救护队为渡海野战军服务。临高县新盈港的女船主黄金女,先后5次冒着重重风险,潜渡琼州海峡,出色地完成把琼崖党政军干部送往雷州半岛的任务。

征集船只,动员船工。岛上的国民党为阻止琼崖纵队向集结雷州半岛的野战军送去船只和船工,便派出大批部队分头进占各港口,控制沿海村庄,封港扣船,不准任何船只出海。但是西区、北区沿海的各级支前委员会在地方武装和民兵的协助下,还是千方百计地征集到了170多艘木帆船,动员了400多名船工,分批将船驶到雷州半岛交给野战军。船工们教给解放军战士渡海知识和技术,为野战军渡海驾船和导航。

琼崖解放区派出干部,冲破敌人层层封锁来到雷州半岛,为渡海部队作领航人(资料照片)

搜集和提供情报。琼崖区党委除了直接与野战军沟通无线电联络、搞好策应外,还派出30多名党政军干部,分批潜渡到雷州半岛,向野战军及时报告和提供琼崖国民党军队设防的变化和沿海各港口、海岸线的水文、气象资料等情报。中共府海特区委还协助潜渡来琼的野战军的侦察干部,查清和收集了海口至临高地段的敌军防御部署和工事设施等情况,绘制了海口、秀英沿海的地形图,及时报告了十五兵团指挥所。

开展策反工作。为了随时了解掌握敌情,配合野战军行动,减少渡海和登陆的困难以及伤亡,琼崖区党委根据1950年2月3日十五兵团《对海南岛敌军策反工作决定》的指示精神,成立了琼崖区党委策反工作委员会,冯白驹任主任。琼崖区党委策反工作委员会加强了对府海地区和琼山、文昌、澄迈、临高等县国民党军展开秘密策反和敌后情报工作。府海特区委除了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外,还派出敌工人员王海、何文庄等开展秘密的策反工作。他们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社会关系,如国民党军官家属、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等,通过比较可靠的线索,有目的的派人进去,面对面的向策反对象进行形势教育并交代中共的政策,耐心细致地说服、争取。结果,府海特区委在两三个月内争取了国民党一批重要官员,其中有国民党陆军步兵学校总务处少将处长李湘武和人事行政处少将处长何素凡、教导师一团团长谢瑞麟、大英山炮台台长李运元等,并通过这些人得到不少重要的军事、政治情报,尔后,就地起义或投诚。

为接应配合渡海大军,干部群众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有的利用手电筒做“信号灯”与渡海野战军联络,有的把情报放在约定的树洞里让交通员取走,有的混在为国民党军修工事的群众队伍里,随时接应渡海部队。野战军先锋部队偷渡登陆后,在人民群众的接应配合下,都顺利地进入了解放区。

与此同时,为了保存和发展接应力量,琼崖纵队主动出击国民党军,牵制和消灭其有生力量,做好接应工作。针对国民党军的部署和进攻,琼崖区党委和琼崖纵队领导全岛军民,对国民党军的进攻进行反击,主动出击琼东琼西沿海公路守敌,牵制敌军兵力,削弱国民党军海防力量。同时,琼崖党政军民相互配合,共同反抢粮、反抓丁,实行清野空舍,使国民党军得不到半点人力、物力,保存和发展了琼崖的革命力量。

另外,琼崖区党委、琼崖临时人民政府还指示各专署、各县政府要迅速扩大原有的武装力量,每一县城至少要准备配备一个大队,以便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各城镇后即着手接管政权,维持城镇秩序。对各地政权的接管问题,琼崖区党委作了明确布置:“海口与榆林分别组织军事管制委员会,进行接管工作”;“各新解放之县城不另组织军事管制委员会,以原该县人民政府和县委进城接管办公”;“那大、嘉积二重镇也不另组织军事管制委员会,由西区、东区二专署与二地委进驻进行接管工作”。

琼崖党政军民为迎接、配合野战军渡海作战,竭尽全力做了充分的准备,为海南的解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海南历史(第一卷)》

原标题:【琼崖党史微课(二十八)】解放大军渡海作战(二)

责任编辑:邓洁仪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专题新闻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