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亩产904.43公斤 “超优千号”创琼北水稻单产最高纪录

  海南日报临城6月26日电 (记者傅人意 张文君 通讯员王逵)6月26日上午,临高县东英镇文英村种植的“超优千号”杂交水稻迎来测产验收,试验示范片平均亩产904.43公斤,创琼北水稻单产最高纪录,完成早造亩产量预期目标。

  这是由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组织实施,已故的袁隆平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省农科院副院长曹兵主持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琼北试验示范点。示范项目设计早造亩产量达到1800斤,晚造亩产量达到1200斤,双季亩产量达到3000斤。

  当天,由海南省种子总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实割测产。专家组从示范片随机选取3块500平方米以上代表性强的田块用收割机实割测产,第一块田实割面积0.82亩,共收干谷773.54公斤(按标准含水量13.5%计),折合平均亩产943.35公斤。第二块田实割面积0.9亩,共收干谷796.26公斤(按标准含水量13.5%计),折合平均亩产865.50公斤。“考虑到昨天下雨和机损的原因,我们剔除了第三个点。”测产专家组组长、省种子总站研究员符海秋说。试验示范片平均亩产904.43公斤,创琼北水稻单产最高纪录。

  “这个项目的任务目标是双季杂交水稻亩产3000斤,这意味着早造要达到亩产900公斤,晚造要达到亩产600公斤。按照这个要求,这个示范点今年早造完成了任务指标。”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孟卫东表示,临高是一个种粮的大县,有制种的基础,水稻种植的管理水平和土壤条件比较好,对完成任务指标具备一定的条件。接下来,项目将继续晚造试验任务,争取晚造要达到亩产600公斤。

  该示范点是继三亚水稻公园示范点亩产1004.84公斤、崖州坝头示范点亩产926.5公斤,乐东黄流示范点亩产915.07公斤之后,第四个早造亩产量超过900公斤目标的试验示范点,也是北部第一个早造实现亩产超过900公斤的试验示范点。

  下一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将立足于海南特色产业及本院科技优势,重点打造“一网两核N基地”,与临高县开展院县合作,共同推进临高农业提质增效。晚造项目组将在海南东西南北中不同区域设置10个试验示范点,努力攻克亩产600公斤目标。

原标题:平均亩产904.43公斤 “超优千号”创琼北水稻单产最高纪录

责任编辑:陈仕超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