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用好“候鸟”人才的对策建议

  王东林

  海南“候鸟”人才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亚,集中于南繁育种、热带农业、医学医疗、房地产工程、旅游开发、职业教育等领域,区块链、高新技术、生物制药、5G、油气开发、海洋旅游、康养医疗等领域相对紧缺。针对“候鸟”人才有效使用率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构建“候鸟”人才管理体制。“候鸟”人才的有效使用,基于体制建设层面上的建档立制尤为必要,必须精准掌握相关人才信息。对此,人才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不可或缺,应尽快做好宣传进社区、专业技术细分类、信息采集“双责制”三个方面的工作。

  政策的宣传与落地。研究认为,推动“候鸟”人才相关政策宣传落地,“宣传进社区”是可行之策,即采取张贴海报、专栏公告的方式,在居民住宅小区广而告之,便于“候鸟”人才及时获取、及时登记。建议在现行宣传方式上,加强社区宣传。

  管理的细化与分类。只有对“候鸟”人才的专业类别与技术等级详细分类,才有可能实现和发挥“候鸟”人才在实际使用中的效益最大化。此外,要树立大人才观。不仅关注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候鸟”人才,对“工匠”型人才、技工型人才也应分门别类登记在册。

  信息采集“双责制”。为了确保信息不遗漏、无误差,可实施信息采集“双责任制”。一是首问责任制:最先履职对“候鸟”人才相关信息进行登记的人员,视为第一责任人,如出现差错负首责。二是核审责任制:对“候鸟”人才相关信息的线下与网上录入进行核审的人员,要求做到精准核对,确保“候鸟”人才信息真实可靠无遗漏。

  打造“候鸟”人才管理机制。我省“候鸟”人才具有基数大、分布面广、流动性强等特点,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系统建设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担负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的基层社区,如果必要的支持跟不上,就可能出现疲于应付乃至力不从心的局面。为此,在“候鸟”人才信息系统建设中,应给予必要的人力支持、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一是人力支持。以居委会或社区为单位,将“候鸟”人才信息的接待登记等相关事务落实到人,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资金支持。“候鸟”人才信息系统建设需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尽快实现全省覆盖、实时更新、动态添加的目标。这需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主要用于硬件设备购置、平台系统搭建、系统运行维护、专业人员配置等方面。三是政策支持。利用好自贸港政策,对我省急需的稀缺、高端“候鸟”人才,逐一建立个人档案,在管理使用、医疗保健、居住条件、子女就业等方面,参照在职专业人才的相关待遇给予政策扶持或政策倾斜,最大限度发挥重点人才的智慧与价值。

  抓好三个能力建设。“候鸟”人才数据库信息系统建设是人才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技术性强,潜在价值大。为尽快将“候鸟”人才流动数字资源转化为优质资源,应重点进行三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强化各环节能力建设。建议搭建“候鸟”人才数据库信息系统,并根据工作需要分类指导、分工培训。重点培训负责下游信息源采集与录入工作的社区和居委会人员,需要就“无遗漏”“高精准”等重要考评指标细化讲解;做好对重点类型“候鸟”人才个人信息、附加信息(健康状况、子女就业)分类建档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做好对数据库终端维护技术人员应用技能与管理等培训;做好对我省出台的“候鸟”人才相关政策培训。

  加强人才作用转化能力建设。针对“候鸟”人才所做的一切工作,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人尽其才。为此,应提升“候鸟”人才作用转化能力;应建立必要的新闻发布机制,及时面向社会推介发布;应建立人才供需信息交换机制,与重点“候鸟”人才用人单位及潜在用人单位形成经常性互动关系。

  加强智库类人才咨询能力建设。一是建立“候鸟”人才高端智库专家名单。按不同行业、领域、方向进行类别划分,由专人负责以“约稿”形式做定期书面或电话咨询,编辑整理后按“紧急”“重要”“一般”定级后,作为决策参考依据呈报相关领导批阅。二是建立“候鸟”人才高端智库专家重大议题协商机制。对于最新出台的涉琼重大议题,召集“候鸟”人才高端智库专家集中座谈、协商,提出应对策略建议后,作为决策参考依据呈报相关领导批阅。三是建立咨询议题反馈机制。将正在酝酿或有待调研决策的重大议题,实时汇总、编辑、整理,按议题类别反馈给“候鸟”人才高端智库专家,约请他们对议题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论证、提供咨询参考意见。

  构建三个服务制度。一是构建政策服务制度。对我省有关“候鸟”人才方面的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帮助有需要的“候鸟”人才用足、用好政策红利。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广泛宣传我省最新政策,吸引更多的“候鸟”人才落户海南。采用“走出去”的办法,前往相关“候鸟”人才资源集中的省份和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推介,有的放矢招才引智。二是构建沟通服务制度。建议建立专线电话登记制度。对“候鸟”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专线电话进行沟通,登记后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予以协助解答、解决。建立上门走访制度。建议以“候鸟”人才工作站为单位,视情况需要,以集体座谈的形式,征询了解“候鸟”人才的合理诉求和意见反馈,整理汇总后提交有关部门妥善处理。三是构建重点服务制度。建议制定高端“候鸟”人才管理服务办法。对院士、知名教授、著名专家等,按专业职称、技术水平、领域影响等条件,遴选合格后录入高端“候鸟”人才名录,制定专门的管理服务办法,提供“私人订制”式专享服务。

  【作者为武汉体育学院副教授、海口经济学院兼职教授。本文系海南自贸智库联盟课题《进出海南流动人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研究》(编号:HNSK(Zk)2018-129)和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善治视域下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海南流动人口的协同共治研究》(编号:HNSK(YB)18—102)阶段性成果】

原标题:充分用好“候鸟”人才的对策建议

责任编辑:周玉敏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建言海南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