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视频 | 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十三批制度创新案例发布 目前制度创新案例达123项

>>>点击进入直播<<<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5日消息(记者 汪慧)7月5日上午,“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十三批制度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新一批七项制度创新案例正式发布。本次发布后,海南自贸港的制度创新案例总数达到123项,营商环境将进一步得到优化,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7月5日上午,“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十三批制度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召开,新一批七项制度创新案例正式发布。记者 汪慧摄

1、构建耕地“数量、质量、效益、生态”四位一体保护制度

海南构建耕地“数量、质量、效益、生态”四位一体保护机制,形成统筹保护耕地和保障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了对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有效保护,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有力的要素保障。

主要做法是创建“调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机制,承接国家授权海南对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审批权限,规范调整补划程序;创新“异地代保”耕地保护利益调剂补偿机制,在全国率先构建耕地保护利益调剂补偿机制,以市县为基本单位,在一个规划期内(15年),由调整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和调整减少耕地、永久基本农田、林地指标的市县,向调整减少建设用地指标和调整增加耕地、永久基本农田、林地指标的市县支付易地调剂补偿费用。还构建“统补结合”重点区域和项目耕地占补统筹制度;打造“垦地协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

上述创新有力保护了耕地“数量”,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显著增加了经济发展“效益”。截至2020年底,全省耕地面积达1188.11万亩,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910.49万亩,较好地完成了国家下达海南1072万亩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909万亩的任务。

2、医药招采价格引导机制

2020年9月,海南率先在全国打造首个医药招采和价格监管新模式,有效破解过去医药招采和价格监管领域“有政策缺手段、有手段低效率”的难题。

海南首创医药招采和价格监测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出《海南省医药招采和价格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利用全国和本省医药价格大数据,纵向获取全国挂网价格,横向比较本省采购价格,设置销售和采购行为监测指标,对海南本省参与医药招标和采购的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在价格监测、积分考核和信用评价等方面开展全过程评价和监管。同时,明确监测尺度引导价格回归。

椰视频:海南联动全国挂网价格建立预警机制控制药价

制度创新实施后,医药企业主动降价成常态,医疗机构采购高价药行为得到有效约束。截至今年4月底,共对全省482家医疗机构、3712家生产企业、221家配送企业开展积分考核,低于60分的医疗机构、医药企业数占比分别下降33.3%和52.15%。共产生价格预警信息19090条、异常行为预警信息6036条,主动申请降价的医药品种达244个,平均降幅37.43%,最高降幅92.88%。

3、保税港区物流分离监管

海南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充分释放洋浦保税港区政策优势,推出“洋浦保税港区物流分离监管模式”制度创新,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内对货物进出洋浦保税港区实施数据流和货物流分离监管,数据流按照现行规定申报流转,货物流实施点对点直转。

主要做法包括实施申报数据流和实际货物流分离监管;实施区内上下游企业间联动;打造全链条闭环式联合监管机制。

椰视频:保税港区打造全链条闭环式联合监管机制 进出洋浦保税港区的货物点对点直转监管

这项制度创新节约了企业经营成本,2020年12月9日,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关对“海南炼化”生产的1000吨对二甲苯顺利完成首单“点对点直转”业务,截至2021年6月底,共有1.7万吨对二甲苯完成“点对点直转”业务,降低企业物流费用300万元以上。

椰视频:“海南炼化”通过保税港区物流分离监管业务 降低企业物流费用300万元以上

有效释放产能,该制度创新实施后,通过节省运输成本,降低了产品销售价格,下游企业则就近采购取代海外进口,衔接了以往断裂的上下游产业链,也推动上游企业顺利复产满产。自2020年9月底复产以来,共恢复对二甲苯产能60.68万吨,增加工业产值约29亿元,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避免了优质产能的闲置。提升了国内大循环的货物流转效率,以往需要100小时左右的货物流转周期直接缩短为25小时,节省了四分之三的时长,为企业稳定生产、降低风险提供了保障。

4、境外船舶移籍“一事联办”

海南创新工作机制,推行境外船舶移籍“一事联办”,全流程跨部门(单位)联合审批,从整体上提升境外船舶移籍注册效率。

椰视频:海南推行境外船舶移籍“一事联办” 率先推出“不见面审批”新模式

主要做法是首创政府搭建平台、央地合作服务模式。海南成立由海口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海南海事局、海口海关、中国船级社海南分社等相关单位组成的专班工作小组,按照国际公约及国内法律法规要求,针对境外船舶移籍注册工作特点,梳理船舶进口涉及到的相关单位、审批流程和办事指南,运用“极简审批”理念,通过建立专属微信协调群24小时在线沟通等方式,通报工作进度,协调解决问题,消除了因信息不畅而形成的“堵点”“难点”,使审批工作提前衔接、无缝对接,低(零)成本地解决了境外船舶移籍注册复杂的审批问题。首创船舶移籍注册全流程跨部门(单位)联合审批机制;服务前移、率先推行船舶登记“不见面审批”。

该项制度创新大幅提升了移籍注册效率。境外船舶移籍注册登记从进口、完成登记注册到重新投入营运总计需要100多个工作日,实施制度创新后,大幅压缩至8个工作日(含船舶实船评估、进口勘验、初次入级检验及更换船名船籍港等标识时间,其中涉及到实船登轮进口勘验和初次入级检验仅用时2个工作日),效率提升逾90%。

节约了企业运营成本。以“海丰海口”轮为例,经计算,得益于“一事联办”制度创新,境外船舶停航时间极大缩短,按船舶日租金10万元计算,为企业间接创造效益1000多万元,叠加其通过海南自贸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减免的1500万元税款,共计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约2500万元。也有力促进了自贸港航运要素聚集。

5、国际商事纠纷“三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

海南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借鉴国际经验,创新国际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三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将诉讼、调解、仲裁三种争议解决方式无缝对接,极大地便利外商、港澳台投资者纠纷解决。

椰视频:海南不断创新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打造多元化平台

海南创建国际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三位一体”对接机制;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创新推行调解前置、诉前调解免收案件审理费制度;建立撤销仲裁前与仲裁机构会商制度。

这项制度创新有效分流案件,促进诉源治理。自2019年9月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挂牌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案件1649件,结案1126件,结案率68.3%。目前通过“三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委托调解国内外案件共328件,调解成功104件,调解前置成功案件37件,免除案件受理费17万余元。海南国际仲裁院2019年、2020年分别受理案件2762件、3300件,同比分别增长47%、19%。

节省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通过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国际商事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且调解前置、诉前调解免收案件审理费制度,大大降低了当事人诉讼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平台上线以来,通过在线平台调解国际商事纠纷135件,让近400名当事人足不出户享受到便捷司法服务。

6、链上化、一体化、智能化财政电子票据“区块链”管理

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海南打造“网上申办、链上开票、链上流转、存证上链”的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应用管理平台,在全国率先推出智能化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业务管理机制,创新了“零跑腿、高效率、数字化”的“链上海南”政府服务新模式。

率先创建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制度,打造出业务开通、证书申请、链上开具、链上流转到监督检查的财政电子票据的闭环管理体系,填补了国内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制度空白。创建区块链协同办公新机制。海南打破省、市县、乡镇、村四级民生领域数据壁垒,打通了相关方的50多个系统业务平台,将医保、卫健、税务、档案、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链”成一张网,把业务覆盖到全票种(3大类7种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在网络上的各“链”上部门协同办理财政电子票据业务,保障票据相关方数据共享。到目前为止,海南已接入省级、市县级2352家单位,涵盖法院、检察院、公安、交警、出入境、医保、医院、学校、银行、银保监局、征稽局、省总工会等14个职能部门的民生领域。还打造“链上办”的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服务系统。

制度创新实施以来,在办理医疗费、学校学费、教育考试费、交警罚没、公益捐赠、法院诉讼费等票据业务时,缴款人可随时随地链上“一键办”、“零跑腿”。医院就诊缴费、开票从原来的1个小时,缩短到5分钟左右。真正实现“让数字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腿”,提升了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体验。截至4月10日,全省链上开票量达到837.14万张,开票金额95.88亿元,3个月的开票量超过去年全年。

7、乡村振兴“外事直通车”

海南从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出发,结合省情民情和当地发展特色,创新常态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省级服务和利用博鳌亚洲论坛体制机制,集成中央部委、省级部门和市县力量,推动外事资源下沉,链接国际、国内资源,开通乡村振兴“外事直通车”,形成“外事平台+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创新生态圈,为海南自贸港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新做法。此项制度创新得到中央外办、外交部等中央有关部门采纳并向全国复制推广,国家乡村振兴局前来实地调研,浙江、山东、湖南、广西等省区来琼学习创新做法。

椰视频:海南统筹集成外交外事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新机制

主要做法包括首创统筹集成央地外交外事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新机制;在全国首创美丽乡村“国际会客厅”;首创“外事特长+乡村特色”联动发展新模式。

“外事+美丽乡村”培育了“美丽经济”。以北仍村、沙美村、南强村为代表的美丽乡村,在2020年带动琼海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01.41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89亿元。此外,“田园外事”吸引了更多“真金白银”项目;“外事+乡村”形成了美丽乡村集群;“外事+美丽乡村”吃上了“产业致富饭”。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会和2021年会期间,促成中粮码头仓储加工一体化项目、阿斯利康海南智慧医院、中法医学康复中心、中国传媒大学考文垂学院和阿布扎比金融创新等一批合作项目落地,实现“外事活动+地方发展+农民增收”的三方共赢。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曾令瑾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