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记者 刘梦晓
从北京回来后,“七一勋章”获得者、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书茂十分忙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参加宣讲会,给镇里的党员干部讲党史、说体会。这些年来,王书茂总是不遗余力,言传身教,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年轻干部成长。
“每次碰到我,王书记总会问我,最近工作有没有遇到麻烦,对我非常关心。”潭门镇党委委员吉超说。
在吉超眼中,王书茂是他工作中的领路人。2018年,吉超初到潭门镇,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没有在基层历练过,一开始对镇里的工作束手无策。
负责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吉超,有一次巡街时发现,有的渔船停靠在潭门码头时,渔民会向海里排放生活污物,这对海面造成了污染。“我马上去制止,可渔民看到我是个新来的,根本不买账。”
而这时,时任镇纪检委员的王书茂刚巧路过。在了解事情经过后,他黑着脸对渔民教育了一番:“为什么不听指挥,难道他说的不对吗?”吉超回忆说,有了王书茂的帮助,他的工作才得以继续开展。不久,渔民任意排污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治理。
“王书记就是我们年轻干部的老师,工作中有了困难,他都热心帮助解决。”有这种感受的不止吉超一人。
“95后”年轻干部冯培师2019年刚参加工作,就被潭门镇政府派驻到潭门村,成为潭门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一名队员。
没有工作经验,无法深入群众,这让初次接触基层工作的冯培师一度十分沮丧。有一次,潭门村的两户村民因为用地问题产生冲突。双方争执不下,只好到村委会寻求解决办法。
负责该项工作的冯培师接待了两位村民,可因为语言不通、无法加深了解村民之间闹矛盾的缘由,冯培师的调解工作无法进行。
就在手足无措之际,冯培师想到了王书茂,“王书记接到我的‘求助’电话后,二话不说立马赶了过来。”
凭借着丰富的经验,王书茂带着冯培师和两户闹矛盾的村民,来到了地头上。在充分了解完村民的诉求后,王书茂不偏不倚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两位村民满意而归。
“群众就像我们的家人,我们替他们着想,他们就会认可我们。”调解完毕,王书茂语重心长地对冯培师说,开展群众工作,讲究工作方法十分重要。“做群众的贴心人,是干部融入群众最好的方法。”
王书茂的一席话,让冯培师顿时豁然开朗。把群众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凭借着这股真诚劲儿,冯培师在基层站稳了脚跟。
“年轻干部没有经验,我就做他们的师傅,给他们更多关心关爱和包容。”驻村两年多的时间里,王书茂还常常带着冯培师入户家访,化解他在工作中的思想困惑,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王书记从不夸夸其谈,只用行动影响着我们。”在潭门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谢清全眼中,王书茂还是一个以身作则的人。
多年来,王书茂当过村里的关工委成员、森林防火负责人……身兼数职的他,总是尽心尽力完成好每项工作;在台风来临时,王书茂总要冲锋在前,帮助转移困难群众,从不因自己年纪大,把苦活累活都交给年轻人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尽管高血压病犯了,但王书茂依旧坚守岗位,守住了抗疫防线……
不仅如此,在年轻干部的“传帮带”中,王书茂还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上党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拓展学习各类工作方法,以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在为群众开展工作的实践中提升能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回到潭门后,王书茂反复向村里的党员干部宣讲,他说:“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要以身作则,把对年轻党员干部的‘传帮带’工作做得更深更实!”
(海南日报嘉积7月10日电)
原标题:“七一勋章”获得者王书茂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干部成长 乐做年轻干部“引路人”
责任编辑:陈仕超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