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15日消息(记者 黄婷 实习生 周倩)近日,琼海市阳江镇老区小学教师王振昌给红色娘子军连长庞琼花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表达对庞琼花的崇敬之情,并介绍琼海翻天覆地的变化。信中饱含深情,让人深受鼓舞和感动。
“尊敬的庞琼花连长:您好!九十年前的今天,您头戴斗笠,腰挎手枪,威风凛凛,站在一百位战士的面前,从师长王文宇手中接过娘子军连旗,带领全连战士庄严宣誓……”信的一开始,王振昌就描写了红色娘子军刚成立时的情景,显然,他对红色娘子军的事迹了如指掌。
王振昌。
王振昌是琼海市阳江镇人,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电影《红色娘子军》。娘子军的英姿飒爽,庞琼花敢为人先的气魄,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他当时幼小的心灵根植,庞琼花成为他最敬佩的人之一。
1987年,王振昌从琼海师范学校毕业后,主动选择回到老家红色娘子军的故乡教书,成为阳江镇小学一名教师。“当时,看到简陋的校舍,想着在这里教学条件有些艰苦,我心凉了,突然有了离开的想法。”王振昌说,但是,看到孩子们一双双眼睛里写满求知欲,想到娘子军在艰难的情况下都誓死保卫家乡,离开的想法一闪而过,他选择留在这里。“娘子军的精神一定要在孩子中传承,山区的文明建设一定要加快。”这种信念在王振昌心里生根,他下决心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一待,就是30多年。
王振昌。
“在三十多年中,我见证革命老区翻天覆地的变化。”王振昌在信里介绍,如今,革命老区已彻底摆脱贫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老区农村的道路已全部实现水泥硬化,宽敞的柏油马路纵横贯穿,延伸到村里的角角落落,村村相连,户户相通。每家每户都住上新房,大多数的家庭还买了轿车,家家户户奔小康。他还写道,“我们老区小学校园如花园,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能让孩子们在教室里一览天下,了解全世界。”
“尊敬的庞琼花连长,上世纪三十年代海南岛贫穷、落后,积贫积弱、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你们娘子军的精神在赓续,琼崖人民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奋斗……正加快步子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让海南走向世界,变成富饶美丽的宝岛,你们革命先烈的理想已经实现。”
王振昌介绍,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区小学开展学党史、唱红歌活动等,他所教的五年级成立了“小红军”小组,开展“红心向党”系列活动。王振昌组织学生搜集红色娘子军历史资料阅读,让学生对红色娘子军有更完整的认识。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王振昌表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将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扬红色娘子军不怕吃苦、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站好三尺讲台,让孩子从小接受红色基因教育,让红色文化、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给红色娘子军连长庞琼花的一封信
尊敬的庞琼花连长:
您好!九十年前,您头戴斗笠,腰挎手枪,威风凛凛,站在一百位战士的面前,从师长王文宇手中接过娘子军连旗,带领全连战士庄严宣誓……我国第一支女子武装队伍成立了,娘子军的英雄壮举也开始在本地区传开。您英姿飒爽,如男儿般浴血沙场的形象,您敢为人先的气魄,您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我的心灵根植,您是我最敬佩的人。
小时候我很喜欢看《红色娘子军》这部电影,也是这个缘由,三十多年前,我从琼海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要求回到红色娘子军的故乡——阳江镇老区小学当老师。当时,简陋的校舍,艰苦的生活条件,让我心凉了,很想走。但是善良的乡亲,一双双天真的眸子里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更是你们娘子军的英雄事迹,把我留住了。来到学校不久,当地人把我当成“秀才”,经常叫我代笔写信,写报告,写申请书,当中有老革命,我从中了解到山里人为了革命事业付出太多,但他们的文化不高,好多是文盲,他们很需要教育。娘子军的精神一定要在孩子中传承,山区的文明建设一定要加快,这信念慢慢在我的心底生根,我下决心留下来。这一待,就是三十多年。
在三十多年中,我见证了革命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区人民始终忘不了你们娘子军光荣的历史。七十年代中央歌舞团在老区学校校园上演芭蕾歌舞剧《红色娘子军》,让娘子军的英雄事迹传遍天下。后来在内园村建起娘子军园,在红色村委会建起娘子军建操练场,在阳江镇上建造娘子军塑像,在琼海市市区中心建造了高高耸立的雕像,这雕像是琼海市的象征。人们都说就是这雕像挡风遮雨,为琼海消灾避难,给琼海人民带来幸福。每年的清明节、七一节、国庆节,全国各地的人民陆续来我们娘子军的故乡拜谒,他们重走红军路,寻觅红色足迹……这段时间各单位不断组织艺术团在内园村娘子军园,红色娘子军操练场进行义演。今年琼海市举行“致敬红色娘子军”琼海市万人徒步活动,声势浩大,场面壮观,我感受到娘子军精神在闪烁,你们忠于革命、忠于党的金子般的思想光辉,你们不怕牺牲、敢为人先、拼搏坚守的革命精神早已融进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就是因为这种精神和信念,革命老区的人民永远跟着党走,革命老区才有改天换地的变化,发展成就日新月异,彻底摆脱了贫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老区农村的道路已全部实现水泥硬板化,宽敞的柏油马路,纵横贯穿,延伸到村里的角角落落,村村相连,户户相通,每家每户都住上新房,大多数的家庭还买了轿车,家家户户都在奔小康。我们老区小学校园如花园,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能让孩子们在教室里一览天下,了解全世界。
尊敬的庞琼花连长,在你的眼里,上世纪三十年代海南岛是个贫穷、落后,积贫积弱、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人民备受压迫的琼崖孤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你们娘子军的精神在赓续,琼崖人民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奋斗,创造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取得了琼崖革命的伟大胜利。如今琼崖孤岛变成了举世瞩目的海南经济特区,社会文明、活力澎湃、人民幸福、和谐稳定、开放自信,正在加快步子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让海南走向世界,变成富饶美丽的宝岛,你们革命先烈的理想已经实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学校开展学党史、唱党歌活动,我所教的五年级也成立“小红军”小组,开展“红心向党”等系列活动,我组织学生搜集红色娘子军历史资料阅读,学生对红色娘子军的历史有了完整的认识。之后,组织学生“追寻红色足迹”,先后参观几个著名的战斗地点,沙帽岭、文市的炮楼、阳江据点、马鞍岭等等,他们涌出强大的力量,从心底发出一定要把娘子军的精神代代相传。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接受红色基因教育,让红色文化、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尊敬的庞琼花连长,在三十多年来,我看到老区的妇女在你们娘子军的精神影响下,敢为人先,放下围裙,走出家门,投身到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她们身先士卒,大胆改革,是乡村文明建设的标兵。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医护人员奋不顾身、勇于担当,每一句坚定的誓言,每一个逆行者的身影,每一道脸上的勒痕,每一次穿着隔离服连续奋战的刚强意志,都闪烁着你们娘子军的精神。
此致
敬礼
敬佩您的人: 王振昌
2021年7月1日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