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16日消息(记者 王子遥)记者从海南省发改委了解到,为加快推进海南省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海南省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5)》(下称“《计划》”)已于近日出台。《计划》显示,海南将在2022年时基本实现全省邮政、快递网点设置符合标准的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25年,基本建立贯穿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治理的长效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可循环包装规模化应用模式。
随着居民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网购、“收快递”也正成为居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海南省邮政管理局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海南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1亿件和23.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23%和29.38%,快递业务量收增幅跑赢全国平均水平,总量不断提升。
在此基础上,加快快递包装绿色治理也势在必行。根据《计划》,海南将在健全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在邮政快递业绿色包装、农特产品寄递包装、离岛免税商品寄递包装等领域根据需要和海南实际情况,按照地方标准制修订程序制定相应地方标准。同时,海南还将强化源头管控,指导推动省内主要电商企业、寄递企业制定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包装减量和替代计划,向社会发布年度减塑情况报告,鼓励电商企业通过产地直采、原装直发、聚单直发等模式,减少快递包装用量,引导电商和寄递企业与商品生产企业上下游协同,设计生产应用满足寄递需要的原发包装。
《计划》还提出,海南将结合省公共配送中心、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站点)和分拣中心设施项目建设规划,在选址和建设时统筹考虑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需求,合理区分设置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设施,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工程。具体计划为:
海口市、三亚市政府选择一批居住小区、商业和办公场所单独设置可循环快递包装智能回收设施设备。2022年,分别在海口、三亚200个居住小区(或商业和办公场所)设置可循环快递包装智能回收设施设备;2023年,分别实现海口、三亚20%的居住小区、商业和办公场所设置可循环快递包装智能回收设施设备;2024年,分别实现海口、三亚30%的居住小区、商业和办公场所设置可循环快递包装智能回收设施设备;2025年,分别实现海口、三亚50%的居住小区、商业和办公场所设置可循环快递包装智能回收设施设备。作为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海口市、三亚市政府应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参与快递包装回收模式创新,如在快递驿站、社区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等设立可循环快递包装协议回收点,投放可循环快递包装的回收设施。
此外,海南还将推进寄递企业探索包装回收,力争到2021年底,推动海南所有邮政、快递网点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鼓励在校园、社区等场所的邮政、快递网点开展快递包装纸箱集中回收,推进快递包装废弃物分类处置,探索发展“互联网+回收”新业态,对快递包装废弃物中可回收物实现规范化、洁净化回收。
海南快递包装越来越“绿色”
“以前用60毫米宽的胶带封箱,反复缠好几圈。现在用45毫米以下宽的胶带,以‘十’型、‘艹’型方式打包,不仅节省胶带,包得也很结实。”顺丰业务员敖小虎在海南顺丰夏瑶花苑速运营业点,一边打包着货物,一边介绍着他使用的“瘦身”胶带和牢固的打包方法。
中国邮政推广使用全叠盖免胶带式包装箱。记者 任桐 摄
使用电子运单、把胶带“瘦身”、使用循环中转袋、配备包装回收箱……近年来,在全省邮政快递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海南提高快递绿色包装治理能力,围绕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的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全省快递绿色包装应用成效进一步显现。
各快递公司争做绿色先行者
在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发展过程中,各快递公司纷纷亮出各自妙招和“武器”,争做绿色先行者。
“为了减少胶带的使用,海南邮政特别研发并推广这种全叠盖免胶带式包装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海口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卢飞拿着一个新式包装箱向记者介绍,这款包装箱是可重复使用的,采用三层板的单瓦楞纸箱,替代以前的五层板双瓦楞纸箱,同等体积平均减重20%左右。
顺丰业务员正在使用“瘦身”胶带以‘十’型方式打包快递。记者 任桐 摄
此外,京东物流也有“动作”。早在2017年,京东物流携手供应链上下游伙伴,共同发起绿色供应链行动——“青流计划”,探索在包装、仓储、运输等多个环节实现低碳环保、节能降耗。
快递包装回收,国外是怎么做的呢?
美国:回收包装企业可减税
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关注绿色包装。为了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美国各州政府根据企业包装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相关的税收。同时,美国还在《资源保护与回收利用法》中规定,“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量,并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
日本:鼓励包装再生利用
在亚洲地区,日本在包装绿色化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日本不仅制定并实施《包装再生利用法》,还致力于回收体系的建设,鼓励在境内建立大量的回收站,消费者将包装废弃物进行分类后,日本的收运系统将分类完的包装废弃物通过定时回收、集合中转等方式,运输至专门的处理中心进行再循环、再制造处理。
德国:立法立标强制回收
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各方责任,以有利于废弃物循环和追责,德国在此方面的做法十分突出。20世纪90年代,德国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提出包装废弃物管理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终处置”的顺序进行,并设定了不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目标和时限,强制性要求包装生产商、销售商对包装回收共同负责。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