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海南各地各部门注重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
厚植红色基因 传承革命薪火
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希望,寄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准备着……”
7月30日,在省关工委举行的“老少共话·百年辉煌 强国有我”座谈会上,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学生王紫漪的发言赢得掌声。
在全党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下,海南各地各部门注重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学习党的知识 播撒红色种子
“中国共产党党徽由镰刀和锤头组成,分别象征着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近日,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员走进该校附属幼儿园,用一场活泼新颖的党史宣教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南各地各校积极以党史为生动教材,引导青少年学习党的历史、感悟建党精神,号召他们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比如,昌江黎族自治县积极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以观看视频、欣赏幻灯片、问答互动等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共产党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辉煌业绩。同时,该县还充分发挥家校联动作用,举办了“红心向党”文明家庭齐唱时代红歌等活动,让红色文化通过亲子教育的形式走进文明家庭、走进千家万户。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校还将海南自贸港政策知识融入“四史”教育过程中。比如,三亚市逸夫中学等学校举办了“我与自贸港共成长”等活动,通过讲授一堂思想政治课、组织一期主题班会活动等方式,将海南自贸港政策知识普及给广大师生,进一步加深了青少年投身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走进教育基地 聆听历史回响
特殊的地理位置、壮阔的革命历程,使海南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
据统计,我省共有革命遗址和其他遗址约600个,此外诸多博物馆、党史馆等也被列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行列。
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海南各地各校充分整合本地资源,鼓励青少年走出校园、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这些革命遗址和文物中聆听历史回响——
琼海市组织中小学生在周士第将军纪念馆、椰子寨战斗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东方市组织中小学师生到北黎烈士陵园等地开展牢记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主题党日、团日活动;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中心小学把党史学习教育引入课堂,给学生发放提蒙乡彭谷园英雄事件手册,讲解提蒙乡本地红色革命故事……
7月30日上午,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海南农垦博物馆,深入了解半个多世纪以来,共产党领导英雄群体在北纬18度以北大面积成功种植天然橡胶、建成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巨大成就。
“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创造了许多伟大业绩,形成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参观展馆后,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学生梁燕清颇为感慨:“我们要把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传承下来,始终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投身宣教队伍 传播红色文化
暑假虽至,但海南各地各校组织学生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情不减。
7月,海南大学全面启动2021年度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组织全校1.8万余名学子组成672支校级团队,到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党史学习教育是不少实践团队的主题。
活动中,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师生,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前默哀悼念,到陈家坡会议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追溯红色足迹……在延安大学交流学习感悟时,学子们纷纷表示:“眼前的祥和盛世,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更应该继承英烈精神,不畏困难、砥砺前行。”
精神上受到鼓舞,行动上得到引导,随着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海南广大青少年自觉成为宣传宣讲百年党史的青年力量——
三亚学院打造沉浸式实景声音剧场《红》,以落笔峰为背景,以凰家云水为主场,从四个不同时期的经典故事为切入点,通过旁白、朗诵、唱红歌和讲故事等舞台形式,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琼台师范学院打造红色舞台剧《光耀琼崖》,动情演绎琼崖武装革命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壮丽史诗,参加演出的247名学生中有213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和鞭策……”近日,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党员社区服务站、学生党员成长工作室又在筹划新一批“四史”宣教活动.海南师范大学学生党员穆怡暄说,他们希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让一代代革命先辈的矢志奋斗与一个个朝气蓬勃的青春梦想跨越时空、紧密相连。(本报海口7月31日讯)
责任编辑:王思畅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