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不“塑”之道:22条措施整治、查办禁塑案件2402宗……

  “禁塑令”实施半年多来,我省禁塑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展开——

  海南的不“塑”之道

  海南日报记者 周晓梦 实习生 柯隽

  一年已过半,海南与禁塑有关的新闻不少。

  提出22条措施整治禁塑工作5大突出问题、严厉打击运输违禁塑料制品进岛行为、全省累计查办禁塑案件2402宗、发布禁塑标志、向电商行业发出禁塑倡议……每一条新闻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我省禁塑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禁塑,绝非一日之功。对此,省委、省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及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敏锐地发现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稳扎稳打,有效推动禁塑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势在必行

  海南率先执起禁塑大旗

  25分钟,是每个塑料袋的平均使用寿命。

  470年,是一个塑料袋在自然界被“消化”的时间。世界上第一个塑料制品到现在还没有完全降解消失。

  去年12月1日起,《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正式实施,海南进入“禁塑时代”——禁止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

  禁塑工作是一场触及习惯、触及利益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乎社会治理、生产生活的改革。

  之所以称得上一个“革命性”任务,是因为禁塑工作有其独特性。首先,禁塑是一项要改变海南社会整体生活和消费习惯的工作;其次,以禁塑为契机,我省可发展完整和领先的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链;再次,将海南禁塑工作开展好,能为世界沿海经济体贡献经验。

  这背后有着深远考量,也面临着一场艰难的大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禁塑工作,把禁塑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自贸港建设的先导性项目强力推进。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底分阶段限制使用部分塑料制品。去年8月,当其他省(区、市)还在出台或酝酿落地举措时,海南省已公布首批禁塑名录,并在重点行业和场所开展禁塑试点工作。

  快了一步,是因为我省的坚定决心以及“早做了准备”。自开展禁塑工作以来,我省经历了“三部曲”考验——

  第一阶段,从2018年4月中央12号文件正式提出禁塑到2020年3月底,属于前期准备阶段,我省主要做了法律、标准、执法体系、替代品保障供应等方面的准备;第二阶段是试点阶段,从2020年8月到11月,我省在重点行业和场所率先试行禁塑工作;第三阶段,从2020年12月1日起,是《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开始正式实施的阶段,到2025年底前,海南省将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禁塑名录中的所有塑料制品。

  “海南省开展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环保意义、产业意义和示范价值。将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列为替代品之一,更体现了海南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决心,以最新、最高、最严的标准来开展相关工作,非常值得肯定。”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评价说。

  持续发力

  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

  实际上,限塑、禁塑并非新鲜事,国内外很多地区都实施过,但成功的却不多,“限塑”如一阵风、风过就反弹的现象也是时常发生。那么,自我省全面开展禁塑工作以来经历了什么?它面对着什么样的难题?我省该如何避免重蹈过去“限塑”覆辙?

  当前,“禁塑令”实施已半年多时间,总的来看,禁塑工作在组织领导、制度建立、替代品产业谋划、市场监管和宣传引导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整体走在全国前列。虽然我省禁塑工作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前一阶段有相关报道反映我省禁塑工作出现了非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回潮反弹、监管执法乏力盲区多、居民意识弱等突出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非常关心,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禁塑工作要持续发力,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

  对于政府而言,如何解决替代品使用成本过高、如何让监管执法更有力度、如何普及宣传调动全民参与、如何评估调整禁塑政策消除政策法规堵点、如何从严督促各市县政府将禁塑工作落实到位……这些在禁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摆在眼前,需要逐一破解。

  今年5月,《全省“禁塑”工作突出问题整治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按照问题导向,该方案提出22条整改措施,着力解决目前我省禁塑工作面临的上述5大突出问题。

  制定落实该方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全面开展禁塑工作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管方式,加强源头治理,推进部门联动,压实地方责任,强化社区宣传,健全禁塑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扭转当前禁塑不利局面。

  22条整改措施,逐条明确了相应的牵头单位、配合单位、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间。“将背心式保鲜袋等有提携功能的保鲜袋纳入禁止范围”“探索集贸市场替代品集中采购制度”“畅通替代品流通渠道”“加强港口码头监管”“强化电商平台管控”“调整禁塑名录”“开展评估考核”……22条整改措施的落实时限,最晚也须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步步为营

  坚定信心跑赢禁塑“马拉松赛”

  7月28日夜间,海口新海港,省海峡办联合多部门在此开展禁塑检查工作,查获一辆违规装载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大货车。

  “当晚查获的车辆是自7月14日开展琼州海峡轮渡运输通道禁塑整治行动以来,查获的第2起违法违规运输车辆。”省海峡办主任张冠桥表示,接下来,省海峡办将继续按照省交通运输厅部署,联合有关单位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通过琼州海峡轮渡运输违禁塑料制品进岛。

  近期围绕禁塑工作展开行动的,不只是加强港口码头监管。

  今年5月,我省多家电商行业企业收到一份禁塑倡议,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美团、苏宁、橙心优选等六家电商平台代表还签署了禁塑承诺书,为参与禁塑行动贡献力量。“针对目前电商网购平台的禁塑重点,我们一方面加强与各大电商网站的沟通,及时发出倡议书,希望大家共同遵守海南禁塑法规、承担平台禁塑责任。同时,我们要求各大电商在平台承诺在网站上标注宣导禁塑政策。”省商务厅市场建设处处长李枝平介绍说。此外,省商务厅还积极推动各市县探索开展农贸(集贸)市场生物降解塑料制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

  降低替代产品使用成本,也是我省禁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省工信厅已会同省商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等部门,牵头起草《海南省全生物降解替代品消费环节支持方案(试行)》并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将通过定向销售补贴方式平抑集贸市场及乡镇区域的全生物降解替代品售价,加快全生物降解替代品在消费环节的替代。

  “大家可能一时难以习惯没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的购物环境,也可能会对替代产品有顾虑,比如使用成本提高等等,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海南省塑料协会秘书长周鸿勋说。

  禁塑是一场“马拉松赛”,要跑赢这场长跑赛,海南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还需要科学的实施策略。海南未来的禁塑之路,将继续坚持步步为营、久久为功,逐步与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告别。

  (本报海口8月1日讯)

责任编辑:王思畅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