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第一本《黎族传统竹木器乐演奏入门教材》出版发行

  据海南日报客户端丨记者贾磊  特约记者黄青文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保亭县文化馆联合编著的《黎族传统竹木器乐演奏入门教材》,近日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省第一本黎族传统竹木器乐演奏入门教材。

  黎族传统竹木器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祖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是黎族人民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与黎族人民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经济状况、社会风俗等关系密切,并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829214936.jpg

图为黎族竹木器乐国家级传承人黄照安到保亭小学教授小学生吹鼻箫。特约记者黄青文拍摄

  黎族传统竹木器乐包括乐器和乐曲,常用的乐器有鼻箫、口弓、唎咧、灼吧(洞勺)、㗑、哔哒、叮咚、独木鼓八大种类; 而乐曲更是丰富多彩,蕴含原生态音乐特征,曲体结构灵活自由,旋律顺畅动听,音调古朴清纯,融合了传统文化、审美意识、民俗风情等诸多元素,为黎族人民所喜闻乐见。2008年,黎族传统竹木器乐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近十年来,保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保亭县文化馆不断开展黎族传统竹木器乐传承培训活动,在每年各个节日举办展示表演,特别是在保亭思源实验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三道中学和老年大学开办了黎族传统竹木器乐教学点,逐步积累了一些传承经验和教学方法,为编撰教材奠定了基础。

  《黎族传统竹木器乐演奏入门教材》分为八章,用文字、示意图和图片系统而形象地介绍了鼻箫、口弓、唎咧、灼吧(洞勺)、㗑、哔哒、叮咚、独木鼓八种竹木乐器的演奏姿势、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并配上各种乐器的多首练习曲,方便初学者学习演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保亭县文化馆馆长黄呈说:“今秋开学后,我们将把《黎族传统竹木器乐演奏入门教材》发放到全县中小学,让中小学生学习演奏,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责任编辑:胡雅澜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