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但要看市容市貌这样的显性指标,更要检验市民素质这样的隐形标签。8月30日,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了《文明红黑榜》,媒体记者分别走访了海口和儋州两地,通过街头采访市民、实地观察,切身感受两地“礼让斑马线”这一交通文明行为的情况。
斑马线虽小,但一头连着安全,一头连着文明,是检验城市的最好标尺。在儋州,在“创文”的影响下,城市交通发生了巨大变化,斑马线上机动车礼让行人成了一种自觉,红绿灯路口,车辆自动分流行驶,而在海口,辅道绿灯亮起,六辆轿车疾驰而过,路边行人和非机动车“望而却步”,在仁里村东街与城西路交汇口,虽设有斑马线,想要穿过马路,需要等待更久。儋州交通文明的变化,显然离不开交警等部门和市民的努力,为了“创文”,儋州市交警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也启动了电子警察,自动抓拍不礼让斑马线行为,并曝光车牌号,有力震慑了不文明行为,并让礼让行人逐步成为常态。反观海口,充分暴露出一些市民交通文明素养的差距,折射出交通文明治理的存在短板。
媒体发布“文明红黑榜”,既是为了赞扬交通文明行为,也是为了鞭策相关部门加大交通文明治理。城市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来说,不仅意味着高度繁荣的文化、高度自觉的精神,还意味着社会具有良好的秩序,风气淳朴,市民富有涵养,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软实力。
一个注重城市文明建设,市民富有文明素养、高度自觉遵守秩序的海南自贸港,更加充满外在吸引力,营商环境自然更加优越。因此,面对“文明红黑榜”,儋州需要再接再厉,持续厚积市民交通文明意识,让斑马线礼让行人成为一种自觉,海口更需惕厉自省,认真检视交通文明治理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通过对不礼让行人等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惩戒,强化交通文明意识。当然,从被动遵守到主动礼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培育与引导。这背后需要广泛宣传的引导,需要所有市民的主动参与,只有坚持不懈把斑马线上的文明培育下去,城市文明才能不断发生质变,潜移默化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带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让我们共同努力,呵护海南自贸港发展软实力,让礼让斑马线,成为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文/寇振宁 漫画/郭昊)
责任编辑:林芳羽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