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海棠湾“超级空调”正式投产 助力三亚低碳城市建设

9月8日,三亚低碳智慧能源综合利用海棠湾示范区项目正式投产运营。记者 沙晓峰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9月8日消息 (记者沙晓峰 )9月8日上午,历经一年余时间的建设、调试,三亚低碳智慧能源综合利用海棠湾示范区项目正式投产运营。该项目将向海棠湾区域内公共建筑提供集中供冷服务,替代各公共建筑自建的分散制冷系统。项目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设备和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控制系统,将有效提升海棠湾区域市政配套水平和降低空调制冷能耗。项目完全达产后,每年将节省标准煤约3.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近10万吨。项目已与海棠湾内9家经营性公共建筑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三亚低碳智慧能源综合利用海棠湾示范区项目,是中法两国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重点合作项目。该项目由法国电力集团(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长丰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法电长丰(三亚)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项目计划总投资12.6亿元人民币,将在三亚海棠区建设3个能源站和供冷管网约30公里,具备为区域内470万平方米经营性公共建筑提供供冷服务的能力。本次投产的为项目一期工程,包括B能源站和海棠广场以北部分管网,具备130万平方米面积的供冷能力。

9月8日,三亚低碳智慧能源综合利用海棠湾示范区项目正式投产运营。记者 沙晓峰摄

9月8日,三亚低碳智慧能源综合利用海棠湾示范区项目正式投产运营。记者 沙晓峰摄

低碳节能+智慧管控:融合先进技术,赋能高效运营

作为三亚市的低碳示范项目,三亚低碳智慧能源综合利用海棠湾示范区项目采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方式,可优化和解决传统分散制冷产生的设计过量、运营管理、负荷控制、设备老化、能源互补等多方面问题。

据介绍,该项目通过对多级压缩超高效制冷机组、冰蓄冷技术、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以及水源热泵技术多种先进、节能技术融合利用,利用智慧能源输送网,向三亚海棠湾区域内的经营性公共建筑集中供应空调冷媒水。

为实现区域内制冷系统的高效协同,项目团队引入能源互联网,打造智慧供能管网,引进最优智能群控系统和用户协同能源管理平台,将区域内分散的制冷系统集中化管理,根据用户能源消耗进行全过程自动化调节和控制,实时传输用户的能耗信息和系统运行数据,实时地规划和调度能源的生产、输配和使用,综合能效较传统的控制系统能提升5%-20%左右,实现基于需求侧管理的智能生产、供应。

该项目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各用冷建筑的空调能效比,从而节约用户用能成本,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区域空调节能与社会效益优化。

9月8日,三亚低碳智慧能源综合利用海棠湾示范区项目正式投产运营。记者 沙晓峰摄

“碳达峰、碳中和”的三亚力量

碳达峰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指的是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三亚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挑战,为建设智慧三亚和低碳三亚不懈努力。

据介绍,三亚低碳智慧能源综合利用海棠湾示范区项目建成满负荷运行之后,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节省标煤量3.26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为8.1万吨,二氧化硫减排量为2.5千吨,氮氧化物减排量为1.2千吨,约占三亚市“十三五”时期年减排总量的16%左右。

该项目通过技术手段,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期使用电制冷主机制冷,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藏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期停开或少开电制冷机组,将蓄冰设备中的冰融化释放冷量,满足建筑物的空调用冷需要。该技术可有效缓解电网调峰压力,改善电力质量,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碳排放,两者相辅相成,实现区域能源的规模化效益。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邓洁仪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