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引发海南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点击进入专题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曾毓慧 谢凯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这将是海南的又一块‘金字招牌’,振奋人心!”消息一经发布,琼岛社会各界难掩喜悦之情,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大家纷纷表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成为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彰显了中央对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及殷切期待。要不忘初心、牢记嘱托,以国家公园的设立为契机,探索形成更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先行路径,为海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造福。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片区风光。新华社发

  国家公园设立意义重大

  “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而规划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更是党中央交给海南的一项光荣任务,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金城直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让他十分振奋,同时也感慨万分,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全国10个国家公园试点中批准最晚的,此次成功入选我国首批国家公园,意味着海南后来居上,试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

  “海南热带雨林是中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是世界热带地区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优势不可替代,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有极高的保护价值。”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章新胜认为,设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不仅对筑牢海南绿色生态屏障极其关键、十分必要,从中国、世界层面来看,也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试点期间,海南长臂猿不断有新的婴猿被发现和公布,充分证明设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有利于海南热带雨林的系统修复,并可以为世界提供濒危物种及热带雨林保护的范例经验。”

  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原国家濒科委常务副主任蒋志刚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强调:“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海南热带雨林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之一,而设立国家公园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形式,也是拯救我国热带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迫切需要。”蒋志刚期待着,未来海南可以设立更多国家公园,如海洋国家公园、红树林国家公园等,为岛上的生物多样性提供更系统和更有效的保护。

  “碳达峰、碳中和”是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提到的另一个关键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李意德认为,在这一目标愿景实现过程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将发挥重要作用。

  “热带雨林是大气二氧化碳的重要贮存库,成熟的海南热带雨林可贮存净碳量每公顷达340吨以上,保护热带雨林可有效地减少因毁林向大气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还可因植物生长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李意德表示,接下来他也将带领团队继续开展关于热带森林碳汇能力的研究工作,以期为海南建立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片区风光。新华社发

  再谱“两山”转化新篇章

  “与其他地区相比,海南是在自贸港内建设国家公园,因此要求更高、目标更高。”黄金城说,过去两年多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把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作为体现“两个维护”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将其列入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第一批12个先导性项目之一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工程之首,通过印发试点方案、完善规划体系,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国家公园研究院,开展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核心保护区生态搬迁和国家公园立法工作等一系列举措,体制试点工作蹄急步稳,亮点纷呈。

  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正式公布,意味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进入正式建设阶段。

  “习近平主席提到‘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这为我们的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绘就了路线图。”黄金城表示,接下来,该局将构建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国家公园中央和地方协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各部门、各有关市县和全社会共建共享国家公园的良好发展势头。

  黄金城说,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的具体实践,今后海南还将依托自然禀赋,加快生态修复,用好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金字招牌,做大做强特许经营产业,培育本地特色农林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保护无止境,国家公园的建设,也注定不会是短途。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指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基层林业人员守护这片绿水青山的决心和信心,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五指山分局局长钟仕进表示,接下来,五指山分局将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日常巡护、违法犯罪案件查处、森林防火、社区宣传等保护工作力度,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同时,兼顾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探索在国家公园内开展科研监测、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活动,提高国家公园的自然科学科研水平,推动社区产业发展,协调社区改善民生。

  “五指山市有三分之二的区域面积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是全省占比面积最高的市县。对于我们而言,国家公园的建设既是重担也是机遇。”五指山市委书记朱宏凌表示,目前五指山已把融入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列入未来一段时期的城市发展战略,也将把热带雨林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开展生态旅游等特许经营活动,积极研究谋划建设特色微小型主题公园、森林人家、雨林婚庆、科普游学等雨林特色旅游产品,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让“绿水青山”成为让人民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金山银山”。

  “保护海南热带雨林,就是在保护海南长臂猿等珍稀动植物的家。”林清是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青松村村民,担任海南长臂猿社区监测队队员已有11年时间。他期盼着,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未来他能和来自社会各界的更多科研、监测力量一起,继续推动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修复、改良和生态廊道建设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还会不断增加。”

  全民共享生态福祉

  “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聆听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后,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新高峰村村民符国华记住了这句话。

  符国华的“老家”在白沙最为偏远的南开乡高峰村,那里地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过去我们住在山上,只能开垦山林、打猎捕鱼,不仅日子难过,对生态也造成了破坏。”符国华说,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搬迁工作的启动,包括他在内的118户高峰村村民于2020年底全部搬出深山,搬到了距毗邻白沙县城的新村庄,通过发展橡胶、菌菇种植等产业实现增收。

  “我们搬出来后,山里的村庄旧址已经与周边原始山林融为一体,成为不少野生小动物的栖息地。”符国华说,正是有了这段切身经历,增强了他对国家公园建设的认同感,也在其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国家公园需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同时也是条件最好的“两山”转化地。

  “习近平主席说,‘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王下乡当前正是这么做的。”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党委书记杨荣辉说,从穷山恶水到绿水青山,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两山”理念以一种春风化雨般的力量释放了王下乡的发展潜力。如今王下将全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体化布局,通过推进“黎花里”文旅小镇建设项目,正尝试着将“两山”转化通道进一步拓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更将让王下乡的当地的生态“高颜值”和经济“高产出”相得益彰。

  毗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的白沙元门乡罗帅村同样尝到了“甜头”。“对于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我十分认同。”罗帅雨林山庄运营方负责人裴漫玲说,当地独一无二的雨林风光吸引不少师生、家庭来此开展生态研学,而她和其他村民也办起民宿、开起农家乐,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裴漫玲希望这块“金字招牌”能为罗帅村吸引来更多游人,而来自五指山市水满乡的茶农王琼香则期待着,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能进一步提升当地茶叶的知名度和茶叶产业的附加值。

  “我们的茶园紧挨着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种出来的都是没有污染的高山云雾茶。过去,省内其他地区的茶青价格一般在每斤10多元到20多元之间,但我们的茶青价格能达到30多元/斤,有时甚至能卖到40多元/斤。”王琼香直言,正是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茶叶才能卖出好价钱,“今后我们也将更加爱护生态环境,让生态优势真正‘变现’为经济优势。”

  国家公园的设立引发的不只是周边社区居民的关注,其所提倡的“全民公益性”,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受益者。

  “就像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说的,被纳入国家公园体系的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曾参与2020年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的海南大学林学院学生薛乾怀说,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设立,无疑为广大青年学生今后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提供了最好的自然教育平台。

  而来自海口的市民李慧,在得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的消息后,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来一场雨林探秘之旅。“习近平主席说‘国家公园里的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到底有多独特、多精华,我想去看一看。”

  (本报海口10月12日讯)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据新华社海口10月12日电(记者柳昌林 周慧敏)12日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传来消息,我国正式设立首批五个国家公园,其中包括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海南长臂猿喜添两只婴猿,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结果2045.13亿元……近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不断迎来新进展。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一个缩影,折射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扎实成效。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南部,涉及海南省9个市县,总面积4400余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七分之一,拥有中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也是极度濒危物种海南长臂猿在全球的唯一分布地。

  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海南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近年来,海南不断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从成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到出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从加大热带雨林生态修复力度,到实施核心保护区生态搬迁工程,在政府以及各方力量不断努力下,海南热带雨林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不断显现。

  目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记录到野生维管束植物3653种,陆栖脊椎动物540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全部实现封山育林。与此同时,海南完成了试点范围内人工林资源调查,计划用多种方式使经济林退出核心保护区,还通过补植和更新树种,进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人工辅助修复。

  站上新起点 展现新作为

  海南日报评论员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庄重宣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宣告充满自信,向世人展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担当”“中国方案”。海南热带雨林从位列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跻身正式设立的第一批国家公园,标志着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站上了新的起点。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必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我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在于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海南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中央赋予海南“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其中一条就是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必须了然于胸的“国之大者”,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中之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拥有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海南长臂猿的全球唯一分布地,也是热带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中央赋予海南的重大任务和光荣使命,是筑牢海南绿色生态屏障的关键举措,是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有效途径,是拯救我国热带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迫切需要,也是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我省将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列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四大标志性工程之首,下大力气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探索国家公园体制创新、寻求“两山”转化实现路径。海南热带雨林的“精灵”海南长臂猿由20世纪80年代的8只,如今增加到5群35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制试点区2019年度GEP为2045.13亿元……这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成果,正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实践的生动注脚。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的喜人局面,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人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它让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它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的担子并不轻松;擦亮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这个“金字招牌”,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与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站上新起点,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自觉,心怀“国之大者”,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确保海南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制度集成创新的自觉,充分用好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努力为全国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海南样本”。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探索“两山”转化实现路径的自觉,结合资源禀赋、生态特点,因地因势制宜,发挥特色优势,释放特色潜能,创造特色品牌,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为海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造福,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底板”。

  绿色,是地球的底色。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人色彩。持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更美好的新海南。

原标题: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引发海南社会各界热烈反响——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助力海南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王平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