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老记”姜恩宇坚持33年持续记录雨林生态:让更多人看见海南雨林

新华社“老记”姜恩宇——寻猿14年 终于拍到海南长臂猿 坚持33年 持续记录雨林生态 用笔和镜头 守护着它

让更多人看见海南雨林

唤起每个人对于生态保护的责任心,他说“这是我的使命”

姜恩宇在雨林中拍摄。

自从1988年来到海南,成为新华社海南分社的一名记者,姜恩宇的相机镜头对准过无数采访对象,按动快门的瞬间,记录海南发展的点点滴滴。

海南热带雨林系统,是姜恩宇始终关注的“采访对象”。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姜恩宇跋山涉水,用相机和文字记录着这里的草地、植物,以及那些充满生命力的动物。

记录生命,是姜恩宇珍视的权力。作为一位记录者,他为此付出33年的时光,无数次在山洪与暴雨之间挣扎,但他认为这片雨林依然值得记录。

毕竟,无法亲身走入雨林的大多数人,正是因为看到这些记录,才能让海南热带雨林如萌芽悄悄生长,繁茂在每个人的心中。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贺立樊

初见雨林

这片森林像“绿野仙踪”

33年前,伴随着海南建省办特区的人才大潮,姜恩宇从新华社青海分社调任至新华社海南分社。从青藏高原到热带岛屿,两者有许多不同。“一次出差,车子行驶在中线公路,无意间往车窗外一看,竟然有这么大的森林。”

在海南岛的中部山区,姜恩宇举目望去,四周全是原始森林,绿色仿佛没有尽头,好似“绿野仙踪”。

可是到了晚上,当姜恩宇再次远眺时,远处山上的火光却将他拉回现实。那是刀耕火种的景象,整片山坡在大火中燃烧,烧出一片可供种植的土地,也烧掉一片生长多年的森林。

姜恩宇在心里惋惜:这么漂亮的森林,太可惜了!

在青海时,姜恩宇采写过一篇关于保护三江源的报道,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推动建立起逐步完善的保护措施。在姜恩宇看来,各级政府的保护力度,以及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是生态保护的核心。远处那片燃起火光的山头,正是这两点出现了缺失。

姜恩宇打算采写一篇关于保护海南热带雨林的报道,带着相机和笔,他第一次真正踏入了海南热带雨林。从此,姜恩宇被这片雨林迷住,走得越来越深入。

“走进雨林,一下子就被震撼了。那是从上到下立体的植物生长,每一寸空间都被利用得非常合理。”雨林很干净,姜恩宇没有发现动植物遗骸所产生的垃圾。同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雨林自有呼吸吐纳的规律,动植物遗骸都被雨林重新吸收。姜恩宇想到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代表万物运行的最高规律,热带雨林则是这个规律的最好体现。

“这样一片雨林,值得认真保护。”报道很快刊发了,姜恩宇却不打算离开这片雨林。他与它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姜恩宇

行走雨林

拍到更多的珍奇物种

来到海南的第二年,姜恩宇跟随考察团追踪海南长臂猿。可是在山里待了好几天,姜恩宇连长臂猿的影子都没看到。“海南到底还有多少只长臂猿?”这是一个关于物种数量的问题,连同其他问题一起,成为姜恩宇初期踏入雨林的原因——寻求一个结论。

在自然的角度,没有哪个物种更重要之说。“但是在评估雨林好坏的指标上,有些物种起到旗舰性的衡量作用。”长臂猿就是这样一个物种。

从1996年开始,姜恩宇每年都会跟随保护区工作人员深入霸王岭一带,寻找长臂猿的踪迹。带着干粮和相机,在山上跋涉几个星期,却一直没有找到长臂猿。但是每次都有丰富的收获——姜恩宇记录下许多海南热带雨林里的珍奇物种。

遮天蔽日的高大乔木,小巧艳丽的各色兰花,长着迷人“双眼”的美眼蛱蝶,以及全身通红的红蹼树蛙……每次进山,姜恩宇都拍下无数张关于海南热带雨林的照片,通过一次次报道,将这片神秘的雨林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保护雨林

用镜头和文章唤起生态保护责任心

姜恩宇在采访中学习关于海南热带雨林的生态学知识。随着采访报道的深入,他在这片雨林里越走越远,渐渐发现人与自然的真实矛盾。

一棵直径超过1米的大树,需要生长数百甚至上千年,消失却仅仅只需要几个小时。20世纪90年代,姜恩宇时不时发现被锯断的大树,只剩下带着一圈圈年轮的树桩。

“很难过,也很气愤。”姜恩宇和护林员一起寻找盗伐者的藏匿处,“附近一般会有藏匿工具的小棚子,找到一处,我们就破坏一处。”

海南岛上数千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在所有人眼里都是一笔财富。只不过,有人看见未来,有人只看眼前。姜恩宇能做的,是通过一张张照片、一篇篇文章,唤起每个人对于生态保护的责任心,“这是我的使命。”

为了这份使命,姜恩宇每年都会在海南热带雨林里住上几个星期。他的双腿都受过伤,一次雨中攀登时,他从山坡上摔下,价值10万元的相机镜头当场摔坏。姜恩宇心里却松了一口气:“还好机身没摔坏。”

进山被困

捡蜗牛充饥,看螃蟹蚯蚓大战

2000年8月,8岁的儿子正值暑假,姜恩宇带着他进山寻找长臂猿。原本计划进山两个星期,没想到中途遇上台风,下山的道路被洪水冲断,姜恩宇和儿子被困山上。

“借宿在一户捡松子的人家里,最后食物快吃完了,大伙一起捡蜗牛充饥。”一天夜里,屋里突然窜进来几条“长虫”,大约大拇指粗细,众人吓了一跳,以为是蛇。

姜恩宇壮着胆子打开手电观察,发现是几条壮硕的蚯蚓,旁边还有几只山螃蟹。原来,山里发大水,小动物也出来“避难”了。

焦虑的日子里,蚯蚓和螃蟹成了大家解闷的“主角”。围观螃蟹和蚯蚓展开大战,“最终螃蟹更胜一筹。”

当保护区工作人员找到姜恩宇一行带着他们下山,山下早已围满了各路记者。姜恩宇这才知道,这次台风令霸王岭小镇受灾严重,大家把他当成了受灾群众。

直到海南日报记者王军认出了姜恩宇,记者们才打趣着放下了相机。姜恩宇却有些欣慰:“说明海南热带雨林不再是无人注意的角落。”

海南热带雨林远离人烟,不时就会来场大雨,蚂蟥总在准备入睡时才被发现,蚊虫总是让夜晚变得难眠,但这些都不会减少姜恩宇对这片雨林的热爱。

有时候,只需要在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下坐着,就能够感受到雨林的魅力。

“往大了说,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往小了讲,热带雨林就是一个地方的生命之源。”坐在树下的姜恩宇,仿佛能够看见:海南热带雨林的每一滴水珠,都将汇聚成海南岛的每一条河流;这里的每一朵花,都能为这片土地增添无数抹绿意;那些看似恼人的小昆虫,正在让这座岛屿充满生机,“这就是热带雨林的意义。”

寻了14年

终于拍到海南长臂猿

海南长臂猿

2003年,姜恩宇跟随国内外专家再次踏入海南热带雨林,对海南长臂猿展开国际上首次大规模状况调查。

每天凌晨4点起床吃早餐,黎明前出发,大家循着长臂猿的鸣叫声在雨林追踪。每到一处,专家们安装设备,采用三角定位法确定长臂猿的行踪。

“当时并不知道海南长臂猿还有多少只,有时听见鸣叫声,感觉距离只有几百米,却怎么也追不上。”雨林气候多变,一天仿佛经历四季,有时冻得全身僵硬,姜恩宇只希望手指还能活动,“能按下快门就行。”

历时几个星期的调查活动,姜恩宇终于拍到了海南长臂猿的照片,在人民日报刊发。这次调查活动也第一次确认了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为13只。

从那时起,海南长臂猿的照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媒体平台。从13只开始,海南长臂猿发展为如今的35只,海南热带雨林建成了国家公园,雨林里的动植物逐渐被大家所熟知。

姜恩宇也于2019年正式退休,离开了记者岗位,却没有离开海南热带雨林。他创建了一个公众号,持续记录雨林的万千生灵。这份雨林情缘,还在继续。

跟着他的镜头

看雨林

蟌 [cōng]

照片拍摄于2000年,拍摄地点位于海南佳西林区。

当时,姜恩宇乘车抵达佳西林区的考察地点,在营地安顿好之后,他独自在林区河边闲逛。

“佳西林区有着很好的热带雨林原生态景观,河边生长着丰富的动植物。”常年拍摄海南热带雨林,姜恩宇有着自己的认识,“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热带雨林相比,海南热带雨林的大型脊椎动物较少,小型动物和昆虫较多。”

很快,姜恩宇就在河边发现了两只蟌。它们的个头大概有半支香烟那么长,警觉性很强,发现姜恩宇走近,马上飞走了。一旦姜恩宇离开,它们又飞回来。

摸清了蟌的规律,姜恩宇换上短裤,悄悄站在河边,原地等待。来回飞翔的蟌,大概是习惯了姜恩宇的存在,以为他只是一根普通的木桩子,又飞回了河边。

采用一支定焦镜头,稍微用闪光灯进行补光,两只正在交配的蟌被拍进了照片中。它们是海南热带雨林小型昆虫的一种,与其它动植物一起,组成了这片美丽的雨林。

“真正的美丽需要展现出来,才能让更多人看见。”美,是一种需要被看见的状态,在姜恩宇的工作中,展现海南热带雨林的美,是他的使命之一。

滴水叶尖

滴水叶尖

生长在几乎天天下雨的海南热带雨林,这里的植物有着明显的特点——由于雨水常年从叶面划过,植物们变化出狭长突出的叶尖。

这是姜恩宇于2000年在海南吊罗山拍摄的一张照片,名为《滴水叶尖》。黑色的背景,剔透的水珠,体现出海南热带雨林植物明显的尖细叶尖。

拍摄海南热带雨林动植物时,姜恩宇遵循自己的规矩——不能人为制造景观。

“不能清理现场,不能折断树枝,不能破坏雨林,哪怕是一枝一叶。”事实上,当时这片滴水叶尖的远处是杂乱的枝叶与树干,几次拍摄下来,姜恩宇发现背景不够干净。

出于自然拍摄的考虑,姜恩宇不断变化拍摄位置,寻找合适的光线。利用光线的对比变化,以及水滴的明暗反差,最终完成了这张照片的拍摄。

姜恩宇将这张照片收入一组关于海南热带雨林的图集,交由新华社进行对外宣传。这组展现海南热带雨林动植物生长特点的照片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许多人也因此第一次看见海南热带雨林的动人面貌。

圆鼻巨蜥

圆鼻巨蜥

2008年5月,正在海南文昌采访的姜恩宇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激动的声音有些颤抖:“看见圆鼻巨蜥了!”

圆鼻巨蜥是中国唯一的巨蜥品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五爪金龙”。成年圆鼻巨蜥体长可达两三米,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海南岛,圆鼻巨蜥时常出现在热带雨林内。

“听霸王岭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说,小时候在河边都能见到圆鼻巨蜥,但是后来遭遇捕杀,越来越难见到。”

海南建省办特区33年以来,随着各个保护区的相继设立,各级政府对于生态保护的力度加强,推动群众提升生态保护意识。

2008年5月,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的村民们发现这窝圆鼻巨蜥之后,马上向保护区工作人员报告。

“一窝5只圆鼻巨蜥刚刚孵化,体长大约在半米左右。”保护区工作人员对圆鼻巨蜥幼崽进行护理,即将放生,姜恩宇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记录圆鼻巨蜥的时刻。

姜恩宇记得,以前曾在云南边境附近发现过圆鼻巨蜥,可是国外总有一种声音——很难说这些圆鼻巨蜥是不是从境外过来的。

此次在海南山区发现圆鼻巨蜥,将会有力回击这一言论。“海南岛是一座海岛,圆鼻巨蜥无法渡海游过来。”

在放生的一瞬间,姜恩宇按下快门,记录下圆鼻巨蜥的身影。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杨子薇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