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0月21日消息(记者王燕珍)近日,根据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统计,网络贷款类诈骗发案数略有上升,易受骗人群主要为个体工商户、学生以及待业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岁之间。10月21日,海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提醒,请小心网络贷款类诈骗。
典型案例
接连有群众落入网贷诈骗骗局 被骗1万到3万多元不等
10月7日,在琼中做生意的小娜在浏览网页时不慎点击弹窗广告,安装了一款名为“某有期”的贷款APP,并在该APP内申请了贷款。页面已显示审批通过,但却无法提现,小娜便联系了该贷款APP的客服。客服让小娜添加其QQ号(28505819**)予以处理。随后,小娜便添加了该客服的QQ号咨询,对方以影响征信为由要求小娜交10000元解冻金。在小娜转账后,仍然无法提现。联系客服,对方要求再交30000元保证金。感觉被骗的小娜便报了警,共计被骗10000元。
9月20日,三亚市民陶先生接到自称某银行业务员的陌生来电,询问陶先生是否有贷款需求。此时,正为装修款发愁的陶先生立即表示需要,并按对方要求添加名为“某银行(在线客服)”的企业微信,申请贷款。在发送贷款申请信息后,对方向陶先生发来一张显示为某银行网页的截图,内容显示陶先生的银行账户“流水额度不足,审核不通过”。对方不断以刷流水、开通会员、解除冻结账户为由让其陆续转账34999元。陶先生转账完成后意识被骗,遂报警。
手法分析
1、找目标
诈骗分子主要通过社交平台等发布虚假消息吸引受害人,以轻松获利为由诱使受害人刷单、点赞、关注赚取佣金。最初,都能返本返利,等受害人放下戒心,当继续加大本金投入后,诈骗分子就会以完成连单任务才能提现、任务超时等为由,实施诈骗。
2、骗取信任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后,即冒充客服人员打电话,以核对信息或赔偿等为由骗取受害人信任,然后再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人登录虚假网站,填写个人信息,诱使受害人转账或输入验证码,实施诈骗。
3、要求转账
巧立名目,编造理由要求转钱,如所谓保证金、刷流水、提高信用额度、验证偿还能力、解押贷款等。有的甚至通过会议APP的“共享”功能,控制受害人手机,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海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特别提醒:一是贷款须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切勿轻信陌生电话、短信、网络广告;二是“高额、低息、放款快”,过于宽松的贷款条件都是诱饵;三是所有放贷前收费的贷款都是诈骗!
延伸阅读>>警惕兼职刷单和客服类诈骗
近段时间,根据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统计,兼职刷单和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发案较多,易受骗人群主要为学生、待业人员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龄大多为20岁-40岁。10月19日,海南省反诈中心特别提醒,请一定要警惕以上这两类诈骗。
手法分析
兼职刷单类诈骗:诈骗分子主要通过社交平台等发布虚假消息吸引受害人,以轻松获利为由诱使受害人刷单、点赞、关注赚取佣金。最初,都能返本返利,等受害人放下戒心,当继续加大本金投入后,诈骗分子就会以完成连单任务才能提现、任务超时等为由,实施诈骗。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后,即冒充客服人员打电话,以核对信息或赔偿等为由骗取受害人信任,然后再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人登录虚假网站,填写个人信息,诱使受害人转账或输入验证码,实施诈骗。
民警提醒
对此, 海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特别提醒:
1.兼职刷单、刷信誉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凡是声称兼职刷单、点赞、关注可以返利的都是诈骗。
2.凡是接到自称是电商、物流客服人员要求进行理赔的,请提高警惕。涉及退款、赔偿时,请联系官方网站进行验证核对,防止上当受骗。
3.如有疑问,可拨96110咨询;若被骗,请拨打110报警或到就近派出所报案。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