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转正”,交出亮眼“成绩单”

栖息在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中的海南长臂猿。(新华社发)

  一只野生猕猴从枝头一跃而下,体型健硕的野猪跑起来摇头晃脑,还有松鼠、小爪水獭和各种鸟儿也纷纷悉数登场……几天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吊罗山分局工作人员和往常一样打开该片区的“电子围栏”实时监控平台,导出的海量照片顿时拼凑成一幅生机盎然的“雨林百兽图”。

  这一幕既折射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之美,同时也见证着体制试点给这片雨林带来的点滴改变。

  日前,我国宣布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名列其中。为何能从10个试点的国家公园中脱颖而出?海南热带雨林用独一无二的“生态家底”和显著亮眼的试点“成绩单”,给出自己的回答。

桫椤幼叶。记者 李天平 摄

  独一无二“生态家底”价值极高

  自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诞生至今,国家公园作为一种严格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举措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推广,如今早已成为全球最具知名度、影响力、吸引力的自然保护地模式。

  10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首批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强调,建设国家公园,就是要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

  “四最”决定了国家公园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关键区域中的首要地位,这也意味着入选国家公园建设名单的先决条件便是“生态家底”足够丰厚。而在这一点上,海南热带雨林可谓“底气十足”——

  这里是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3653种野生维管束植物、540种陆栖脊椎动物奏响神奇的生命乐章;这里是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的唯一分布地;这里也是被国际环保组织认定的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之一,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达6.28,与巴西亚马逊雨林相当。

  “我国热带雨林资源极其稀缺,海南热带雨林则占全国热带雨林总量的近1/3,也是我国唯一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具有国家代表性和全球保护意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章新胜认为,海南热带雨林的生态优势不可替代,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而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的生态价值绝不仅限于雨林本身。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从热带雨林到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过渡带植被,是重要的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的典型代表,更拥有海南长臂猿等从科学或保护角度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众多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章新胜直言,无论是从丰富性、稀有性还是特有性等方面衡量,海南热带雨林所拥有的生物多样性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笔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

  2045.13亿元,这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019年度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仔细梳理一番后会发现,其价值构成包括物质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其中尤以调节服务“含金量”最高,价值为1688.91亿元,占比达82.58%。

  “热带雨林的调节服务包括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空气净化、洪水调蓄、气候调节等。”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李意德看来,热带雨林就像是大自然的“调度师”,影响着自然界中空气和水的循环、气候的变化,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它强大的碳汇能力,更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风光。(新华社发)

  以破促立 试点期间成果丰硕

  从2016年启动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到2021年首批国家公园正式宣布设立,长达5年的“考核期”意味着国家公园“转正”并非易事。

  “国家公园对我国而言是一个新事物,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既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开创性工作,也是对原有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的改革、升级与完善。”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黄金城直言,尤其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不仅启动体制试点的时间最晚,也是唯一在自贸港背景下走上体制建设之路的,更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如此背景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体制试点之路到底该如何走?

  “海南省委省政府与国家林草局建立了省部协同机制,联合成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这种中央与省协作强力推进机制为海南推进体制试点提供了强劲动力。”黄金城介绍,与此同时,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省直各部门和相关市县政府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将工作任务逐一落实到责任人,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凝聚起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而在推进建设这项系统性工程的过程中,海南更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在“破与立”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

  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分局两级管理体制,市县派驻国家公园管理局执法大队、森林公安双重执法机制;

  创新运行机制——建立部省、省市县协同管理机制,印发试点方案和总体规划,出台10多项制度、办法和规范,将国家公园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坚持生态优先——有序开展处于主要江河源头等核心保护区的生态搬迁,加强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初步构建起覆盖试点区的森林动态监测大样地+卫星样地+随机样地+公里网格样地四位一体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系统;

  社区协调发展——建立社区协调两级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社会志愿者队伍服务机制,并推动当地和周边居民共同参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和特许经营。

  一项项制度相继出台、一次次创新实践相继展开,换回的是喜讯频传。

  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至5群35只;12个植物新种、6个动物新种、5个大型真菌新种陆续被发现;470户1885名群众陆续搬出核心保护区,实现“拔穷根”“摘穷帽”……过去两年多,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共赢共荣的实践,不仅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试点“成绩单”,也正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愿景变为现实。

  “第一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充分体现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符合国家公园设立的标准和规范,在体制试点过程中成效非常明显,实现了重要生态区域的整体保护,认真处置了一些矿业权、人工商品林等矛盾冲突,涵盖了所在区域典型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珍贵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保护了最具影响力的旗舰物种。”李春良认为,这将对未来我国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海南日报海口10月21日讯)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生态保护持续“加码”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随着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名单公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于日前试点期满成功“转正”。保护工作迈入新阶段,公园里的“雨林精灵”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10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首批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黄金城给出了回答。

  黄金城介绍,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国家林草局等国家部委和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海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取得初步成效,生态功能逐步增强,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逐年提升。下一步,海南将采取四项措施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加强热带雨林的整体保护。整合海南中部的尖峰岭、霸王岭等20个自然保护地,把保护地之间的生态廊道连接起来,把它们纳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范围,解决人为割裂、保护空缺等问题,使保护面积从原来的2443平方公里增加到4269平方公里,为野生动植物的繁衍提供更加完整的生态空间。

  开展热带雨林系统修复。通过人工促进修复受损害的天然林和受干扰的次生林,逐步恢复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建立合理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按照一县一策的原则制定生态搬迁方案,对核心保护区1885人开展生态搬迁,探索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置换,解决搬迁土地的处置难的问题,对于拆除后的区域开展生态修复,打通动植物的物种迁移、传播通道。

  建立更为严格的执法制度。进一步修订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巡护管理等制度,建立网格化的巡护体系。加强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相关市县国家公园执法队伍的建设,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对原始热带雨林、季雨林、珍稀濒危动植物原生群落和生境,以及宝贵的遗传资源实施最严格的保护。

  健全科研和监测支撑体系。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的监测体系,纳入国家林草局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全面掌握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变化,依托国家林草局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海南大学等科研院所,进一步加强热带雨林、海南长臂猿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科研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抓住有利时机,继续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引领,构建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国家公园中央和地方协同管理机制,并形成各部门、各有关市县和全社会共建共享国家公园的良好发展势头。”黄金城期待着,接下来能建立起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修复模式,用好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金字招牌,为热带雨林资源永续利用、世代传承夯实基础。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统筹协调自然保护、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功能

  架起一座人与自然之桥

  ■海南日报记者 王迎春

  日前,首批国家公园名单尘埃落定,这不仅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新起点,也是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问题的新探索。

  除了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作为首要功能之外,国家公园还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而这也是全民公益性的理念所在。

  因此,统筹协调自然保护、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功能,无疑成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的题中之义。

  早在去年8月,经海南省教育厅、共青团海南省委、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协商,在8个市县的10所学校成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学校。入选的10所学校基本覆盖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域。

  今年4月8日,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发现热带雨林奥秘,铸牢生态文明底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科普教育进校园活动走进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毛岸学校。来自海南松鼠学堂的自然体验导师刘艳介绍了热带雨林的概念、特点、分布、物种、生态系统等知识,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生动的雨林之窗。

  “我们通过开展自然教育课堂进校园的活动,让从小就生活在这片热带雨林里的孩子更加熟悉这座人类宝库,”刘艳认为,在教学中让孩子们和雨林生灵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有利于培养他们今后自发保护热带雨林的意识。

  如今,多种形式的自然教育课堂先后走进雨林周边的学校、社区、乡镇,在传播国家公园理念的同时,也提高了公众生态保护意识。除此之外,建立自然教育基地,开展公益讲座,打造生态研学,出版科普图鉴等科普宣教举措,更是让自然教育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加强科普教育的同时,在“保护中开发”生态旅游也让更多人走进热带雨林。

  地处霸王岭腹地的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是海南最为偏远的黎族乡镇,这里森林茂密,拥有得天独厚的原始生态条件。游十里画廊,品黎家风情,乘着国家公园建设的东风,王下百姓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了王下“黎花里”文旅小镇。当地不仅摇身一变,成为知名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艺术研学基地,还是公众走进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学习自然的最佳场所。

原标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转正”,交出亮眼“成绩单” 打造国家公园的“海南样本”

责任编辑:吉训侦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