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县各学校以实招助推“双减”落地见效 近5万名学生受惠

  海南日报记者 高懿

  “我喜欢学校的书法课程,练字可以培养我的耐心。”10月19日,在澄迈县第一小学的书法课后服务班上,六年级学生马婧正在练习毛笔字。

  在书法班旁的一间教室内,教师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指导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复习、巩固当天所学内容,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拓展作业,让“书包不回家”。

  这是当下澄迈县开展“双减”工作的一个缩影。该县各校结合校情,推进课后服务,落实各项保障,以实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

  周一书法、周二绘本阅读、周三作业辅导、周四美术、周五篮球,这是澄迈县实验小学三年级家长陈帅为儿子选的课后服务。“如今,在校内既能解决孩子的写作业难题,又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全家人都倍感轻松。”陈帅说。

  “‘双减’要取得成效,不能仅聚焦在课堂和作业两个方面,更要在加强课后服务、营造良好生态等方面系统推进。”澄迈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对此,澄迈县从学科能力拓展、兴趣爱好培养、多元智能发展等方面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艺术、文体、劳动、阅读、书法、绘画等课后服务项目,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艺术修养。截至目前,澄迈县应开展课后服务的49所学校实现了课后服务全覆盖,共有近5万名学生受惠。

  作为澄迈县开展“双减”工作的试点学校,澄迈县实验小学结合办学特色,从各年级学生特点出发,分阶段、分层次开设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课程,同时充分挖掘学校的教育资源,特色课程由本校教师担任教学,学生自主自愿报名,课后服务课程热情高涨。

  澄迈县实验小学校长王广福说:“现在有很多家长反映,开展‘双减’课后服务后,孩子和家长都轻松了。孩子们的作业少了,基本在学校能做完,不会做的有老师辅导;孩子喜欢的兴趣、课程可以在校内报班,不必再在校外奔波。”

  “双减”实施后,放学时间延长,家长也变得从容了。“以前学校休息放学,孩子接送是个大难题,现在课后服务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学生家长张女士说。

  “实施课后服务本身就是为了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该项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就鼓励在校已经完成作业的孩子‘书包不回家’,把课余时间真正还给孩子,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个人素养。”澄迈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澄迈县教育局还将对课堂提升、作业优化进行规范。同时,引导学校丰富课后服务、拓展服务资源,让学生更好地回归校园。

  (本报金江10月21日电)

原标题:澄迈县各学校以实招助推“双减”落地见效 学生“书包不回家” 课后服务多样化

责任编辑:王平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