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29日消息 (记者 王小畅)琼州海峡之上,藏着一条看不见的“路”。每隔一天左右,44岁的林明云都要驾驶那台35吨重的邮政牵引车,踏上这条“海上之路”,来来回回,已经12年了。
今年5月10日,《南国都市报》报道了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海口邮区中心邮车驾驶员林明云的事迹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工作中的林明云。
据了解,这条看不见的“路”,是国内唯一一条省级跨海机要邮路,连接海南与全国各地。往来各省市的机要邮件、报刊通讯,记录着地方信息和政策细则,一字一句,事关国家发展的点滴,被人们喻为政治通达的必要之路。
在这条特殊的邮路上,林明云已走过了12个年头,至今仍然坚守在最前线。
“我刚回来了两天,又要准备出发去广州了。”26日,林明云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他负责的运输任务,现在还是以广州为主,有时也会去南宁等地。每趟出发的时间,差不多都是在凌晨四五点左右。
“过海的时间,要看具体的航班,有时要早上八九点才能抵达对岸。出了港口,我们会先找个地方吃早餐。”这是林明云和同伴这趟路途中的唯一“正餐”,因为湛江内的高速公路正在修路,他们只能选择国道,路况没有高速好,车辆也多,为了保障抵达时间,他们只能“放弃”午饭。
林明云献血。
“我们一般在车上备点干粮,中午简单吃点应付。”林明云希望正在修的高速能够尽快完工,这样他们开车就方便了,中午或许有时间在服务区解决午饭问题。
下船后,经过9个多小时的驾驶,傍晚七八点左右,林明云驾驶的车辆抵达广州。
海南与全国各地的机要邮件和报刊通讯,在这里做一轮交换。重新装载,第二天凌晨两点,林明云再次出发回海口。
工作中的林明云。
这条邮路是看不见的线,邮件也是数不清的点,总得有人牵着线、守着点。自从12年前,披上那件绿色的工作服,林明云无数次遭遇风浪,无数次面对险阻。然而,只要车轮还在转动,他的双手就不曾离开方向盘,一次次的完成自己的“送信”任务。
面对媒体的报道和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林明云的心态仍旧平静。“还是要干好自己的工作。”林明云淡定地说。
除了坚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外,林明云还有一个坚持着的事情。“现在我每年献血的次数,至少都有五六次以上。”林明云对于自己坚持献血的解释很朴实,“我没想那么多,就是想能帮助人,就尽量去帮助人了”。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