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6万余元!三亚发放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财政补贴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29日消息(记者 刘丽萍)“今天补贴已全部发下去,老师们都收到了。”11月29日,三亚市第七小学校长毛今新对教师们这份“劳有所得”很是欣慰。据悉,该校是首批领取校内课后服务财政补贴的学校之一。

  当天,三亚市开始发放2021年9月-11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财政补贴,按生均2.5元/天的标准,三亚市财政划拨专项资金共计1146万余元,此次发放补贴惠及三亚137所学校的7.5万余名学生。三亚市第七小学、八一中学成为首批领取补贴的学校,全市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中小学教职工将陆续领到此项财政补贴。

  据了解,为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破解中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的矛盾,根据《三亚市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三亚市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制度,采用“政府补贴”与“家长负担”相结合的办法筹措经费,保证校内课后服务工作长期有序开展。确有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校内课后服务费用的学生经市、区民政部门认定后,由市、区财政兜底保障。

  如何管理校内课后服务经费?按要求,校内课后服务经费由学校负责专账管理,家长委员会参与管理,不得擅自增加课后服务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不得挪用服务项目经费,每学期期末对收支情况进行公示。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明确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原则上校内课后服务每天不超过2课时,每课时不超过5元/生,每天不超过10元/生。

  据悉,教职工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取得劳务费不纳入学校绩效工资范畴,教职工参与由学校举办的校内课后服务项目领取劳务费的,按税前75元/课时的标准发放,每天不超过2课时。

全省率先!三亚启动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平台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0月29日消息(记者 刘丽萍)10月29日,三亚市教育局正式启动三亚市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平台,该平台为全省率先上线,将有助于做好三亚市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提升全市各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为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及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便利化服务。

  三亚启动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平台。

  三亚市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平台契合各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教学、管理实际需求,深度融入区域教育管理流程,通过平台的建设,可面向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等不同类型用户,提供包括课程设置发布、在线选课、排课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费用统计、课程监管等功能在内的“一平台、三终端”一站式管理服务。

  “平台的上线,意味着三亚将成为海南省全省首个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系统服务好全市各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市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三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系统的上线到实现常态化使用,离不开政府、学校、家长的多方协同,为切实发挥三亚市各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平台的有效价值,努力做到“建设好,应用好”。

  平台建设将有起到怎样的作用?据介绍,首先可以实现基于数据的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监管,平台将完成三亚市全市各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的数据自动统计、分析工作,进一步提高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安排作用。

  此外,可提高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效率。学校教师可通过平台实现课程设置发布、排课、课表查看、学生点评、巡课、教师考勤数据统计等功能,帮助学校有序组织学生参加课后服务课程,进一步提高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效率。

  提供符合家长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课后服务课程。通过平台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学校可直观了解学校学生家长当前的核心课程类型诉求,并通过平台实现课程发布,家长即可在线查看课程简介,并根据自身孩子发展需要选择对应课程,进而满足家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真正解决“放学早、接送难”问题。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政府对于“双减”工作的重要部署,三亚市先后制定并印发了《三亚市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三亚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三亚市教育局等九部门关于建立三亚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成立了三亚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

  截至目前,三亚已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不含村小、教学点和寄宿制学校)130所,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数约8万人。三亚市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平台的上线将为三亚各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重要基础保障,为三亚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提供重要支撑。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陈倩柔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