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3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 实习生 苏梦灿)从退伍军人到应急救援队队长,他“白手起家”从事公益志愿服务,发展身边朋友一起组建了专业的民间应急救援队伍,从不到10人发展成上百人。多年来他已自掏腰包超40万元购买专业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参加台风暴雨灾害救援中多次面临危险,然而他说,公益事业是永久的,公益路没有尽头,他和队友们一直在路上。
1994年,21岁的郑磊成为一名陆军战士,入伍两年后转到消防队伍服役,2005年以士官身份退役,进入海口交警支队车管所工作。
2005年在海口龙昆南路的一次偶遇的车祸中,眼见司机乘客重伤不治,他决心更积极做好应急救援公益事业。
图为郑磊(后右一)在美兰区一小学开展应急救援知识普及活动。当事人供图
2014年“威马逊”台风期间,郑磊主动走上街头参与应急救援,与身边朋友、群众一天时间清理约10公里路面障碍物,帮助恢复交通秩序。
通过巧用朋友圈宣传救援工作,他积累了人气,越来越多人联系他并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2017年,郑磊带领大家正式注册成立了海口市民间灾害应急救援队,队伍也从最初的不到10人迅速发展到上百人,有了常态化的专业训练。
这些年来,在台风暴雨应急救援中,郑磊曾在齐腰深的积水中涉水探路,脚磨出泡,强忍疼痛组织受困群众转移,48小时几乎不合眼;因为台风应急救援,未能及时将中风的父亲送医,父亲遗憾瘫痪直至去世,成为他心中的痛。
多年来,他自掏腰包超40万元购置专业设备,在灾害和疫情中助人无数,并通过培训让2万社会群众学习急救知识、防溺水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今年7月他和队员们甚至还前往河南多地水灾严重地区开展应急救援。
图为疫情期间郑磊与队友们商议志愿服务的事宜。海口市民间应急救援队供图
对于公益事业,郑磊和队友们从未放慢脚步,而是在应急救援和安全知识传播上持续发力。
“在10月份的‘狮子山’和‘圆规’背靠背双台风的影响来,海南遭遇强降雨和持续降雨,风雨天气造成了海口三个港口车辆和人员滞留,我们就积极出动,提供志愿服务。”郑磊说,在双台风期间,队伍组织了约60名队员针对台风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应急备勤救助志愿服务,两次备勤志愿服务人均时长超过了78小时。
记者还了解到,最近两个多月来,郑磊与队友们动员100余人在海口新埠岛和西秀海滩常有游客戏水游泳地带,进行轮流训练同时开展海岸线公益性安全巡防工作,且通过水域搜救基础训练,做好台风季的志愿应急备勤工作。
在8月至11月期间组织近百人次的志愿者队员共计开展“预防溺水安全知识普及进校园”、“急救知识送上门”、“消防安全普及培训”等公益性安全普及活动30余场次,受益群众万余人。
此外,他还组织约40名队员志愿协助琼山、龙华两区开展核酸检测的警戒和检录任务,共计服务数万余人。不久前还组织数名队员联合其他社会救援平台志愿协助屯昌某水库的溺水事件打捞救援任务。
“我希望把好事做好,而不仅仅是做好事。”郑磊说,这是他坚持把应急救援工作专业化的动力。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