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视频 | 海口东寨港保护区迎观鸟季 鸟类已增至218种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7日消息(记者 党朝峰 陈卫东 实习生 袁子胭 )12月7日,记者从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随着红树林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记录的鸟类从原来的180多种增至现在的218种,吸引了众多市民纷纷拍照打卡。

  一只白鹭从天空飞过。记者 陈卫东摄

  成群白鹭停留在东寨港。记者陈卫东摄

  成群白鹭停留在东寨港。记者陈卫东摄

  记者现场看到,下午6点左右,一群群鸟结束外出一天的觅食,成群结队返回保护区核心区的红树林鸟巢中。这些鸟中有肤白体大的白鹭,有小巧灵动的丝光椋鸟,还有白眉鸭、蒙古沙鸻……

  大批候鸟停在树上。记者 陈卫东摄

  大批候鸟停在树上。记者 陈卫东摄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介绍,每天早上鸟儿开始外出觅食,傍晚时分,海水开始涨潮,白鹭就会成群从海边飞回红树林过夜。这个季节,每天观鸟的最佳时间在下午6点左右,鸟儿回巢的高峰时间很短,市民如有观鸟兴趣,一定要提前守候,以免错过最佳观鸟时机。

  鸟归巢。记者 陈卫东摄

  据介绍,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的每个月会由专家和相关部门监测鸟类情况,从去年至今已发现新增鸟类10余种。红树林吸引越来越多的鸟类栖息,与其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分不开。

  红树林上白鹭飞。记者 陈卫东摄

  红树林上的白鹭。记者 陈卫东摄

  据了解,2020年以来,海口大力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依托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以下简称东寨港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和东寨港生态修复和资源保护项目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其中,东寨港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已完工,完成退塘种植红树林2550亩,红树林修复2700亩。东寨港生态修复和资源保护项目主要包括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新造红树林720亩,灾后修复造林2083亩,计划于12月完工。

  夕阳西下,一只白鹭正在往回飞。记者 陈卫东摄

  红树林多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和珊瑚礁、盐沼、海草床等并列为重要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可有效防止海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因此被称为“海岸卫士”。

  停留在电线上的八哥。记者 陈卫东摄

  停留在电线上的鸟。记者 陈卫东摄

  海口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至2025年间,海口还将在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滩涂新造红树林183亩,修复现有红树林约4817亩,在三江湾继续实施新造红树林1230亩。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林靖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