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海南 | 赵月英和她两个儿子的环保梦:会继续坚持下去,让更多人参与环保

在海口白沙门环保教育站内,有一位来自河南农村的老太太,名叫赵月英,她没受过多少教育,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却知道在把自己制作的环保布袋送给市民游客之前,一定要嘱咐一句:“少用一个塑料袋,多给地球一份爱。”

这是她的两个儿子给她灌输的环保意识。多年来,母子三人坚持环保志愿服务,已经把环保教育站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说,会继续做下去,让更多的人关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赵月英和她的两个儿子(右蒋付军,左蒋军伟)。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天宇

初衷:少用一个塑料袋,多给地球一份爱

近日,新海南客户端记者回访海口白沙门环保教育站时,赵月英正坐在缝纫机前制作环保袋,此时的她脚踩踏板,手压车线,看着缝衣针上下穿梭,她觉得此时的自己“最快乐”。

缝纫机一侧的工作台上,放着一叠裁好的布料——这是别人家丢弃的旧物。通过缝纫机,赵月英能把它们改造成一个个环保袋,去掉多余的线头,免费交到每一位市民游客手中。

赵月英今年80多岁了,一天大约能制作5到6个环保袋,然后被分发一空。她的手中没有存货,今天所制作的环保袋,甚至是几天前就已被人预定的。“少用一个塑料袋,多给地球一份爱。”每次送出一个环保袋,赵月英总是不忘重复这句话。

赵月英在制作环保袋。

坚持:即使倒贴钱,每天也与垃圾打交道

提起制作“环保布袋”的初衷,还要源于她的二儿子蒋付军。

2017年9月15日,在海口市美兰区政府的支持下,白沙门环保教育站正式成立,蒋付军担任站长。环保站成立不久,赵月英也成了一名志愿者。那时的赵月英还不太清楚什么是“环保”和“塑料垃圾”,只是在一次儿子开玩笑时用塑料袋套在头上,扮起无法呼吸的样子,告诉她要是大自然里的小动物被塑料袋套住头,那该有多难受。对于这个玩笑她深有感触,当她发现自己闲暇时候做的布袋很受大家欢迎,便开始在环保站专门做布袋,守着一台缝纫机,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环保之路。

说起蒋付军,他不仅用做生意的钱补贴环保站,还全身心投入其中。他全面负责环保站的工作,大到环保站如何建、如何完善,小到一张宣传画报上的字体,都自己琢磨。而且,他不但自己干,还带动了母亲一起做环保。一年后,弟弟蒋军伟更是把水果生意交给爱人,来到环保站,陪着赵月英。志愿者们叫他“副站长”。

“站里老人多,重活只好我来干。”果皮菜渣制成的酵素,可以改善水质和土壤,可是一桶100斤左右,蒋付军要搬22桶,才能装满一车。一天下来,累得直不起腰。即便如此,第二天醒来,蒋军伟又不自觉地回到环保站。

在环保站,时常有人问起蒋付军,当站长一个月工资有多少?蒋付军笑了一会儿,告诉他们,没有工资,站长也是志愿者们给他“封的”。“我在站里待的时间最长,站得时间长,成了‘站长’。”

未来:会继续做下去,让更多人参与环保事业

如今,赵月英、蒋付军、蒋军伟母子三人已经把白沙门环保教育站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每天几乎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2018年11月和2019年5月,赵月英两次心脏病发,喘不上来的那口气,差点要了她的命。然而,两次出院后的第二天,她都出现在白沙门环保教育站,坐在了缝纫机前,开始她一天的工作。

他们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也感染了不少人,如今的白沙门环保教育站,已有数百位老年志愿者参与环保,赵月英还带了一名“徒弟”,日复一日用她们手中的针线,缝制出一片绿色的希望。

说起未来,赵月英母子三人的想法很简单,“我们会继续做下去,让更多的人关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从而留住绿水青山”。

【赵月英和俩儿子的环保梦】

母子仨的环保梦

  让塑料垃圾彻底消失

  2018年11月和2019年5月,80多岁的赵月英两次心脏病发,喘不上来的那口气,差点要了她的命。然而,两次出院后的第二天,她都出现在白沙门环保教育站,坐在了缝纫机前。

  这位来自河南农村的老太太,没受过多少教育,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却知道在把环保袋送给别人之前,一定要嘱咐一句:“少用一个塑料袋,多给地球一份爱。”

  这是她的两个儿子给她灌输的环保意识。两年多时间,制作3000多个环保袋的赵月英,成了海口白沙门环保教育站的“明星”。她的身后,是两个儿子坚持3年的环保志愿服务。

  “如果早知道做环保这么辛苦,我还不如回去卖水果。”小儿子蒋军伟还可以再做选择,却还是选择和各类生活垃圾为伴。他不是下不了离开的决心,而是迈不动离开的脚步。

  这座建在公共厕所旁边的环保教育站,早已与环保、家人、退休老人,甚至是理想,产生了牢不可分的联系。即使想过离开,蒋军伟和哥哥蒋付军却还是选择顶着困难,守住这方天地。

志愿者把垃圾回收利用。

  她与他们的理想

  一定会等来塑料垃圾消失的那一天

  来到白沙门环保教育站之前,赵月英一顿要吃7种药,身体每况愈下,时不时在家休养。

  2018年11月的一天,蒋军伟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赵月英喘着粗气,艰难地说:“军伟,我快不行了。”

  蒋军伟吓了一跳,开车连闯几个红灯回到家。吃了救心丸的赵月英勉强打开了门,瘫倒在蒋军伟眼前。

  经过抢救,赵月英转危为安。出院后的第二天,又回到了环保站。几个月后,2019年5月的一天,赵月英再次心脏病发作。年纪太大,不方便做手术,医生建议赵月英做些开心的事。“在环保站最开心。”又是出院第二天回到环保站,赵月英踩着缝纫机踏板,继续做起了环保袋。赵月英相信,大家一定会等来塑料垃圾彻底消失的那一天,“无论能不能看到那一天,我都在为那一天做些事情。”

  那也许是子孙后代所处的世界,赵月英、蒋付军、蒋军伟、何九成等千千万万的环保志愿者,都在做些事情,去换来那样一个绿色的世界。

  “那是我们的理想。”2018年5月的一天,摄影爱好者王波偶然发现这个环保站,最终她放下相机,加入其中。

  让所有人欣慰的是,在白沙门环保教育站之后,一座又一座环保站在海南散叶开花。随着2020年12月1日海南启动全面禁塑,志愿者们期盼的那一天,终将与理想一起,照进现实。

点击此处进行投票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曾令瑾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