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这些闪亮的名字!“感动海南”2020-2021十大年度人物揭晓

  “感动海南”2020-2021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

  茫茫人海中,他们如明亮的灯塔,似璀璨的星光,闪耀琼岛,温暖我们的心灵!12月29日,“感动海南”2020-2021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厅举行。

  他们是萤火,点亮希望的微光

  他们是灯塔,照亮奋进的方向

  他们是榜样,立德树人的标杆

  ……

  请记住这些

  闪亮的名字

  “感动海南”2020-2021年度特别致敬奖

  海南优秀科学家群体

  书生报国

  海南优秀科学家群体代表上台领奖

  

  【颁奖辞】

  洞悉自然的奥秘

  记录每一缕根系

  探寻知识的标尺

  丈量无止境天地

  深潜入时光

  石花作梦田

  一秒钟的顶端优势

  你们的脚步踏过群山

  刻下群山的高崇

  亿万次的光合作用

  你们的汗水浸润绿意

  留住绿意的珍重

  信念不曾蜕变

  奋斗始终催化

  当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书生报国见肝胆

  鞠躬尽瘁献红心

  【事迹简介】

  李秀保,海南大学教授,曾多次带队参加南沙、西沙和海南岛的珊瑚礁调查及长期监测工作。用真实的研究案例,为我国珊瑚礁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刘国道,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40年为海南从事热带牧草种质资源收集及创新利用研究。

  黄晖,成为我国珊瑚研究领域的奠基人邹仁林的“关门弟子”后,开始与珊瑚打交道。之后的20余年,她怀揣纯粹的科研理想,带领科研团队种下一片“海底森林”,多次填补相关领域的学术空白,在珊瑚礁生态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获奖感言】“获得这个奖项很开心,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说明了海南对科研事业、对科研人员越来越重视。”在颁奖典礼现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道对记者说,他将继续在科研岗位上发光发热,回馈社会各界的关爱,为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很荣幸能够代表海南优秀科学家来领奖,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一同关注、参与到保护珊瑚礁的行动中来。”海南大学教授李秀保说,他将继续扎根科研一线,为建设生态海南而奋斗。

  海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群体

  人民至上

  海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群体代表上台领奖

  【颁奖辞】

  千年的斗争

  从未屈服

  人类社会的顽疾

  必将克服

  战贫聚力向前

  党旗飞扬一线

  无尽的力量

  源于心头执念

  不落一人

  不弃一志

  一双双紧握的手

  从泥土里筑起康庄大道

  朝着美好前进

  山陵既固

  中夏小康

  当胜利的号角响起

  这逾越千年的梦想

  已然花开四季

  【事迹简介】

  钟耀旺夫妇,他们是小儿麻痹症患者,蹲着行走,也要走上致富路。87平方米的在建新房、380平方米的鸽舍、700多对鸽子,这是钟耀旺和钟赛欢两口子艰苦创业奋斗的成果。

  苏忠宁(已故),年仅50岁的生命,定格在抗疫战场。董运才和苏忠宁一起共事20年,他是苏忠宁的入党介绍人。董运才说,苏忠宁担任升昌村委会的主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

  李龙生(已故),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督查组组长。2020年3月6日凌晨,在临高带队督导期间突发疾病殉职。当晚,他还在撰写工作报告。李龙生为之努力过的市县,已经全部脱贫。

  【获奖感言】入选“感动海南”2020-2021年度特别致敬奖,钟耀旺、钟赛欢夫妇表示很荣幸。回想起起初创业艰辛,钟耀旺说,当初他们对养鸽一窍不通,没有技术,也不懂怎么销售,莲堆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积山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

  “政府帮我们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但我们自己想做点事情,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会一直不断努力。”钟赛欢说,老天给他们关了一扇门,却给他们开了两扇窗,让他们可以看见窗外的阳光。

  海南支援湖北医疗队

  白衣执甲

  海南支援湖北医疗队代表上台领奖

  【颁奖辞】

  当远方传来呼唤

  一个个你

  携手共赴决战

  白衣化战甲

  仁心沐春风

  手握丹砂令

  不由生死天

  是一往无前的冲锋

  也是情深意切的驻足

  泪水是坚强

  笑容是无畏

  你们“琼”尽全力

  用生命守护生命

  用时光换回时光

  【事迹简介】从2020年1月27日开始,海南连续派出七批共865人医疗队,奔赴湖北。他们之中,有人临近退休,仍义无反顾投入这场远征;有人初出茅庐,以青春报国志,奔赴抗疫主战场。他们来自平凡的岗位,以无畏生死逆行而上的身影,带给人们希望,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注入信心。

  【获奖感言】海南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刘畅表示:“目前大家还在抗疫,疫情还没有结束,每个医护人员都在坚守岗位,一如既往投入抗疫常态化工作中,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

  “经过2年来的抗疫,大家都有了经验,疫情防控起来也会比较顺利,但是市民们也不能放松,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刘畅说,疫情防控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多方共同努力,目前海南的政府部门多方联动,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公众积极配合,几次零星的疫情都得到了及时的控制。

  刘畅说,在当前的疫情防控中,他和医护同仁会继续坚守岗位,守护好民众健康。

  “非常激动,很意外,感谢大家还记得我们。”海南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海口市人民医院监管治疗科护士长莫占端表示,感谢公众关注疫情防控,关注医护人员群体,支援湖北抗疫过去1年多了,公众的投票让她和同事们都很感动。

  “感动海南”2020-2021十大年度人物(群体)

  王福和

  光耀史路

  王福和

  【颁奖辞】

  一个人

  点亮千盏灯

  千盏灯

  辉映家国史

  当忘却的被忆起

  模糊的变清晰

  照耀历史的光

  让一切不再黯淡

  汉唐昔时犹昨日

  朱崖海渚仍耕耘

  穿越千年

  你将过往岁月再一次点亮

  让我们看见那时的明月

  【事迹简介】退休电力工人,半个世纪自费收藏上千盏海南古灯,并全部捐赠博物馆,只为留下各个历史时期的灯文化,保留历史的火种。

  【获奖感言】“能够获得这个荣誉称号,我感到非常荣幸,谢谢大家对我的认可。”在颁奖后,王福和用最质朴的语言激动地说道。

  他坦言,虽然他由于身体原因无偿捐出了大部分藏品,但是他的研究仍没有停止,对于仍有少数他至今还没有弄明白的灯,他依旧在坚持以各种方式进行研究。“我有一盏祖辈传下来的‘南瓜灯’,根据考古资料以及品种的分析,目前大家公认南瓜最早源自美洲大陆,而这盏以南瓜为外形的灯具能够在海南被发现,也或将证明海南在某一段时期通过南海与美洲大陆有过贸易联系。”王福和说,他将继续对包括灯具以及货币在内的物件进行研究,让更多人了解其背后蕴藏的海南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

  毕焜

  乘风破浪

     

 毕焜

  【颁奖辞】

  浪尖起舞

  那是梦想的渴望

  风中飞驰

  那是誓言的追逐

  那一天

  升帆起航

  五星红旗飞扬江之岛畔

  那一刻

  劈波斩浪

  中国水手挺立湘南海岸

  用速度击碎偏见

  以顽强战胜过往

  带上我们的骄傲与期盼

  你和你的理想

  终将抵达彼岸

  【事迹简介】毕焜,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员,海南帆船帆板队队员,2020年东京奥运会RS:X级帆板项目铜牌获得者,这是中国男子帆板的首枚奥运奖牌。陕西全运会帆板项目金牌获得者。2014年,毕焜加入海南帆船帆板队,从此开始飞速成长,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男子帆板运动员,并于2017年9月入选国家队。

  【获奖感言】“获得这份荣誉,激动又开心,我会继续在海南这片热土激情逐梦,奋勇向前!” 作为一名运动员,毕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永远是朝气蓬勃、永不言败的战斗豪情。

  “荣誉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为了更高远的目标,毕焜正在海南继续紧张的训练。

  他说,对于巴黎奥运会,想争取一下金牌,他将更加刻苦地训练,为中国争取荣誉,也为海南争光。

  刘照飞

  抱诚守真

  刘照飞

  【颁奖辞】

  一次猝然的撞击

  一场善意的捐助

  当伤痛无阻心灵的赤诚

  一笔笔善款在网络两端往复

  感动

  也能成为一场双向奔赴

  捐与退

  诚与真

  五十万元的每一分

  都是大写的善

  从一颗心直抵另一颗心

  写下一个人最朴素的抉择

  铭记一群人最温良的相助

  【事迹简介】2021年5月,刘照飞在海口世纪大桥遭遇严重车祸,全身多处骨折,惨烈的场景令人心碎;社会各界爱心涌动,在短短3个多小时捐款50万元,给他紧急救命。5个月后,刘照飞熬过人生的至暗时刻,毅然退回50万善款,“希望退回爱心款,帮助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

  【获奖感言】前来领奖时,刘照飞内心充满感慨。他直言,自己虽然获得了“感动海南”2020-2021十大年度人物,但感觉受之有愧。

  “说实话,遭遇车祸后是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献爱心来帮助我渡难关,最后我把这份爱心退还给大家也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因为这件事,我却成了‘标杆’……”刘照飞手捧奖杯感慨地说,在这里他要再次感谢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帮他渡过难关,同时也感谢大家对他的认可。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会尽量做到最好,然后把大家的这份爱心以自己一个特别的方式延续下去,从而帮助更多的人。

  陈重私

  至孝无私

  陈重私

  【颁奖辞】

  病榻旁的孝子

  寒舍里的梁柱

  苦难自有苦难的价值

  青春自有青春的方向

  栉风沐雨

  孤影匆匆守一梦

  孝思不匮

  少年人瑜振家声

  千年孝道

  无言遵信

  小小屋檐下

  你写就人间至孝

  为我们唤起心底最深的思念

  【事迹简介】在陈重私4岁时,他的父亲因病去世;11岁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的母亲,又不幸患上红斑狼疮。从那时起,照顾妈妈和弟弟,成了陈重私肩上的责任,他带着母亲上大学,边上学边打工挣生活费。“守住这个家”,是陈重私最大的心愿。

  【获奖感言】“能够获此殊荣,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认可。”陈重私说,其实他做的这些事都是小事而已,因为照顾母亲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况且他是家中的长子,肯定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毕竟小时候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将自己拉扯大的。

  陈重私感慨,评选结果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弘扬和谐、传递爱的奉献。因为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大家从自己的身边事做起,关心自己的长辈,尊敬父母,尊敬身边的老人,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晚年。

  农国切

  赴汤蹈火

  农国切

  【颁奖辞】

  熊熊火海中

  你是生命之墙

  霹雷刀锋下

  你是护身之盾

  一半水、一半火

  是工作

  一线生、一线死

  是使命

  刀山火海凌云志

  保家卫国赤子心

  从未退却的身影

  是你对人民的承诺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

  【事迹简介】洋浦消防支队消防员,2020年7月1日上午,农国切连挡三刀,从犯罪嫌疑人手中救回被挟持的男童,他的故事在全国引发强烈反响。事实上,这只是农国切普通的又一天,身为消防队员,农国切每天都在勇闯刀山火海,他的能力出众,被战友称为农国“神”。

  【获奖感言】“我只是做了一件我应该做的事情,也是每一名消防员面对这种情况都会去做的事情。”农国切说,这个荣誉是对他救人行为的肯定。 “作为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一员,我们每次出警都是场战斗,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有危险情况都要挺身而出,这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他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行动才能描绘未来。“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安宁、和谐就会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继续传承这种精神,并把他发扬光大,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保驾护航、增光添彩。”农国切坚定地说道。

  东方市特殊教育学校

  集薪成炬

  东方市特殊教育学校代表上台领奖

  【颁奖辞】

  从五湖四海而来

  为了一个信念

  你们汇聚小小的街口

  从菁菁校园出发

  为了一个承诺

  你们走向远方的山水

  披星戴月

  前路盘延

  青春的火光

  燃起温暖的希望

  总有一天

  无论健康与困顿

  所有人都能坐在高高山岗

  唱起生命最动人的歌谣

  【事迹简介】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汇聚在东方市,4年来,他们为东方市特殊儿童送教上门,无数次风雨中的山路上,他们践行着教育公平的信仰。4年里,没有一人离开。

  【获奖感言】“获奖不是我们努力的终点,特殊教育的前路漫长且艰难,我们还要更加奋力地走下去。”东方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陈仕锋直言,未来将继续坚守办学之初的信念,为更多特殊儿童的幸福奠基。

  “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变得能沟通,懂事理,更要让孩子们在未来有一技之长,能够养活自己,回报社会。” 陈仕锋表示,自去年他代表学校外出进行教师招聘时,就已经关注手工艺、餐饮服务、酒店管理等适宜特殊儿童学习专业技能方面的教师人才,并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教师编制,为招聘到更高质量专业教师创造条件。“我们希望让更多特殊儿童也能与所有正常孩子一样,受人尊重,茁壮成长。”

  谢凤丽夫妇

  善行绵绵

  谢凤丽上台领奖

  【颁奖辞】

  沧桑你们的面庞

  润泽学子的理想

  燃烧十九年光阴

  化身一盏学海暖灯

  至臻善美助孤寒

  一分一厘是情长

  凡人亦能存壮志

  百十困苦更何妨

  你将纯粹之爱撒播故乡

  甘之如饴

  从此善意绵绵

  让爱生生不息

  【事迹简介】自从2003年通过南国都市报资助第一笔500元的助学金后,家住海口的谢凤丽和丈夫便开始了资助家庭困难学生上学的“事业”。19年,夫妻二人一直在干一件事,默默地资助着海南各地困难大学生,帮助30多个孩子顺利上大学。谢凤丽把捐助的孩子当成朋友,孩子们也都亲切地唤她谢阿姨。这些年来,孩子们给她写的信件已攒了厚厚一大摞,她将这些信编成册,当成宝贝一样放在身边。

  【获奖感言】“获得这份荣誉,我们有动力也有压力,今后要把助学这件事做得更好。”谢凤丽说,这次丈夫黄进文因眼睛刚做了治疗很遗憾无法到颁奖典礼现场。

  捐资助学,多年与受助学生互相交流,谢凤丽和黄进文看着受助学生走上社会,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他们都感到很欣慰。“我丈夫最喜欢的两句就是'淡泊名利、心存善念',助人为乐,这更是我们这一辈人的信仰。”谢凤丽说,做一件事有信仰就能坚持下去,这也是他们能一直坚持捐资助学的原因。

  彭永军

  萤火如炽

  彭永军

  【颁奖辞】

  生命是平凡之路

  理想是寻常之词

  你的一生

  只为一个证明

  甘于平凡的每一天

  视若寻常的每一次坚守

  当分秒注入信仰的力量

  党徽闪耀时

  平凡可以成为伟大

  寻常终究变得珍贵

  柔软与刚硬

  都是永不妥协的原则

  在时光的尽头

  那微小的萤火

  也能如日如炽

  照亮前路

  【事迹简介】彭永军,海南联通纪委驻三亚分公司纪检组组长。2008年加入中国联通三亚分公司,历任技术、经营、管理等职务,最终在纪检工作上扎下根,十多年如一日,在不起眼的岗位防微杜渐,帮助同事们避免不必要的错误,维护党的纪检工作。几年来,海南联通公司从未发生重大纪律问题。2021年9月3日清晨,彭永军突发心梗,悄悄走完46岁的人生。

  【生前同事致信】“你离开我们已经有118天了,想说的很多,又几度哽咽,你是我们工作的引路人,是我们纪检路上的提灯者,虽然你走了,但你最认真的模样、最奋斗的样子永远烙印在了我们心里……”在颁奖典礼现场,彭永军生前的同事们写给他的一封信让现场观众泪眼婆娑,现场几度响起潮水般的掌声。

  陈桂芳

  杏林春暖

  陈桂芳

  【颁奖辞】

  举手

  理想

  踏入琼岛

  俯首

  信仰

  青山不老

  赓续一甲子的仁心

  韶华植下杏林

  你是不朽的良医

  端坐时光

  护佑代代花朵成长

  银丝笑颜

  耄耋初心

  此生白袍为孺童

  即使双鬓生鹤发

  仍令春回天地间

  【事迹简介】陈桂芳,89岁的儿科医生,自从1957年放弃留在广州的机会,自愿分配到海南,至今仍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坐诊,接诊过的孩子不计其数,甚至祖孙三代都曾是她的患儿。陈桂芳于1976至1978年参加中国赴赤道几内亚援外医疗队,受援国群众称其为非洲儿童的好妈妈,被评为援外先进工作者。1979至1981年曾主持海南岛万例新生儿脐带血-地中海贫血调查,1987年获海南行政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评为儿科主任医师。1995年至今,退休后的陈桂芳仍然留在科室。

  【获奖感言】陈桂芳表示,对于获奖很开心,感谢组织的认可。如果身体好就一直坐诊,为了祖国的未来,让小朋友健康成长。

  “孩子需要,我也快乐。”陈桂芳说,现在老的儿科医生不多了,老有所为,尽量多干一点,继续为海南儿科事业发挥余热。

  云凰

  文通四海

  云凰

  【颁奖辞】

  漂洋过海去

  乡音架起大海的桥梁

  客从何处来

  从此不再没有答案

  四十六年从教路

  六十二载燃红烛

  三尺讲台

  讲不完礼义廉耻

  四海之内

  诉不尽家国春秋

  一书一页

  一位良师益友

  你是常青师者

  演绎不灭的师魂

  【事迹简介】82岁的退休教师云凰,至今仍未离开讲台,曾远赴新加坡教授海南话,坚持至今在文昌孔庙义务开设国学讲坛,每个学期走遍文昌各中小学讲授青少年道德课程。

  【获奖感言】“用一生传道授业,能发挥余热我很快乐,能获奖感到光荣和骄傲。”今年83岁的云凰老师说,未来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发光发热,哪怕一点点都可以。

  “通过乡音激发乡情,让他们爱国、爱学。”云凰说,在新加坡,他克服水土不服的障碍,自编教材,自创歌谣,为当地的海南移民后代教授海南话,弘扬和传递家国情怀,希望他们能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如今,云凰仍不辞劳苦,弘扬国学传统文化。“国学是传统,学习传统也是为了记住自己的根。”云凰讲课结合海南风土文化,从乡情里传递传统价值观,充满了趣味性和接近性,让青少年能够学进去、记得住。

  “感动海南”2020-2021年度提名奖

  冯推波

  冯推波

  见义勇为

  驾车28年,冯推波上百次制止发生在车厢和站台的不法行为,让海口公交集团4路公交车,成为小偷和扒手眼中望而却步的存在,让穿梭城市的每一天,都伴随着善意,温暖着车厢里的每一位乘客。

  黄俊玮

  黄俊玮孝老敬亲

  由于母亲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2017年至2020年,黄俊玮先后两次向学校申请休学,一边打工创业,一边照顾重病的母亲,陪她走完生命最后一程。最忙最累的时候,他一天要打四份工。

  海龙足球队

  海龙足球队

  自强不息

  2011年,海龙足球队成立。目前该球队有35名球员,一部分是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的在校生,一部分是步入社会的聋哑人。这支球队从诞生到成长,曾多次参加全国聋人足球锦标赛,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林明云

  林明云

  爱岗敬业

  琼州海峡之上藏着一条看不见的“路”。每隔一天,44岁的长途邮运驾驶员林明云都要驾驶35吨重的邮政牵引车,踏上这条“海上之路”。这是国内唯一一条省级跨海机要邮路,连接海南与全国各地。

  曹绍烈

  曹绍烈

  捐资助学

  每个月把将近一半的退休金捐出去,海南定安的83岁老党员曹绍烈一做就是20年。这20年里,曹绍烈捐款47万余元,为50个孩子圆了上学梦。

 王秀凯

  王秀凯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84岁的退休少先队辅导员,至今仍在海口各中小学义务开展少先队辅导工作,分文不取,只为在少年心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点击进入专题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邱苗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