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我第一次来到乐城,便认为这里有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产生了加入乐城团队的愿望。”说起自己对乐城先行区的印象,曾担任荷兰驻华大使馆卫生、福利和体育参赞的博沛坦言,他在乐城实地走访后深受鼓舞,并于2021年9月成为乐城先行区管理局高级国际事务官。
俯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当2021年博沛再次来到乐城先行区,眼前所看到的景象令他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2021年,园区基础设施不断提升,药械展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的80家药械厂商,他们带来810种产品。进驻乐城的优质医疗资源越来越多,国际药械产品落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令我感到非常兴奋。”博沛说。
博沛的感受,是各类市场主体在乐城踊跃“抢滩”,积极融入、共享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的生动体现。面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国内外药械企业踊跃响应,也为乐城先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与源源活力。
“我们非常看中乐城先行区的潜力。”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日前在乐城先行区落地了旗下眼科医院,该集团董事长陈邦表示,爱尔眼科落地乐城,旨在打造国际领先的先行先试平台,打通爱尔眼科全球700余家眼科医疗机构及中心的资源,不断提升整个集团的学术高度和国际影响力。
大北家(日本)体检中心为乐城带来日式精密体检服务,该中心负责人松永彩表示,日本医疗企业对中国市场一直保持高度关注,以乐城先行区作为医疗旅游健康产业入口,并在未来发展中与乐城保持紧密联系。
国内顶级海外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落地乐城,从单纯的海外医疗咨询与服务机构,发展出了自己的医疗实体,并加快“将海外权威医疗资源引入国内、落地海南”。
各类市场主体踊跃“抢滩”乐城,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是因为有信心、信心足。这份信心既源于海南独特资源优势,也源于乐城独一无二的政策优势,更源于乐城通过制度集成创新所释放的发展动力。
省发改委主任、乐城先行区管理局局长顾刚说,市场主体的响应是乐城最大的收获,在海南省卫健委、海南省药监局和海口海关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乐城在前三年用好用足政策,立足“放得开、管得住”,市场主体响应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2021年的中国进口博览会上,乐城先行区‘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很多跨国药械企业反映了对共享中国消费市场的信心。这也反映出乐城先行区在发展过程中,与多部门形成改革的合力,进一步释放了整个产业链条上生产要素的活力。”
截至目前,乐城先行区已经初步搭建起医疗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架构,有了医学的教育平台,有了医疗服务的载体,同时CRO组织、商业保险等业态的探索也在蓬勃开展,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越来越多优质资源集聚,也表明乐城已经找到结合海南独特资源优势的差异化发展路线,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市场主体得到融合发展。
乐城先行区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吕小蕾表示,乐城先行区内医疗机构以不同的形式,在罕见病、微创手术、康复治疗等方面开展工作,引进的项目更多聚焦学科、特色明显,“通过差异化发展,最终让园区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传帮带、相互促进以及相互补充的发展格局,也将有力支持乐城下一步发展。”
如今乐城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全球制药企业前30强都与乐城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国际宣传上,乐城去年在东南亚的一轮外宣投放,吸引日本《朝日新闻》、韩联社等超过260家海内外主流媒体机构刊发解读,总浏览量超1.5亿次;东京奥运会期间,乐城在日本东京第一繁华大街——新宿投放宣传,这些都有力提升了乐城作为“亚洲高端医旅新锐”的国际知名度。
事实上,在众多市场主体看来,乐城已逐步实现从“政策高地”向“平台高地”转变。“十四五”期间,乐城先行区将着力推进产城融合,逐步打造成为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打造乐城的健康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医疗服务量,打造先进医疗技术和药械转换的平台,推动从“乐城进口”向“乐城研发”迈进。
原标题:市场主体踊跃“抢滩” 助推乐城向“平台高地”转变
责任编辑:陈仕超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