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美兰区引入企业复耕 项目种植水稻单季亩产可达1700斤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2日消息(记者 李文韬)近两年,海口市美兰区多次引进企业对撂荒土地进行整合、整治,其中,超远缘多胚孪生竹稻和芦秆稻种植项目,单季亩产预计可达1700斤。1月11日,记者走访该项目发现,曾经的撂荒地不再杂草丛生,农民在辛勤劳作,田里已经种下了不少水稻。

农民在项目田里辛勤劳作。

“刚来这时,这整片地都是杂草,我们进行除草、犁地、加肥,才将这片撂荒地恢复生产能力。”项目技术员杨辉介绍道,项目初始阶段并不容易,土地长期撂荒加上沟渠、水库等生产基础设施不完备,都让项目难以进行下去。

项目种植水稻单季亩产可达1700斤。

“尤其是农户的征地问题和畜牧问题,还好政府都积极帮忙解决了。”杨辉表示,美兰区引进他们公司后,美兰区农业农村局、三江镇政府帮助清理沟渠、水库引水等生产基础设施,并协调农户积极做好租地工作,为他们申请撂荒地种植补贴,联系保险公司上门服务等,项目目前进展顺利。

据了解,该项目由海南叶禾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叶禾棠农业公司)建设,共整合了美兰区下园村、秀生村、岐山头村、大尼山村1213亩撂荒田。该项目是首个引进水稻试验田项目,很好地解决了农民水稻产业增收及撂荒地种植问题。“原先这片地产量低,村民们不愿意种,搁置久了就成荒地了。”杨辉说道,“我们不仅恢复荒地,还通过育种提高产量,激活村民种地积极性,带动他们就业增收。”

第二批下种水稻现状。

村民符梅兰是该项目的一名种植员工,她告诉记者,她平日负责种植水稻及后期养护工作,一天工资收入有180元。“原先这里种菜赚不了多少钱,为了生计,我们村里的人都选择出去打工养家糊口。”符梅兰说,“现在这里能种水稻,产量还这么高,公司给的工资也不错,我就不用往外跑了。”杨辉向记者介绍,叶禾棠农业公司按照600元/亩的价格租用村民土地,同时公司雇佣当地农民进行种植水稻工作,按照不同的工作内容,每位员工每天工资为180到230元不等。

项目种植水稻单季亩产可达1700斤。

“项目是去年7月我们在下园村200亩地上种下了第一批种子,后来我们扩大到四个村1213亩,开始大面积除草并下种新的一批种子。”杨辉告诉记者,第二批种子于去年12月12日下种,预计今年4月底收获。该项目种植的超远缘多胚孪生竹稻和芦秆稻会比普通品种的水稻产量高出一倍,单季亩产可达1700斤,一年能产三季,而普通水稻一般单季亩产800斤左右。据介绍,该项目种植的水稻外观与一般水稻基本相似,但株体更高,一般能有一米五以上,甚至可超过2米。该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高,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前,叶禾棠公司试点的高产水稻种植项目,通过企业为农户统一提供农业生产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这样的“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企业基地+农户种植”模式开展高产水稻的育种和种植技术服务。“公司计划在去年种植的基础上,扩大试验田面积,并与上海连衡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微藻生物技术对土壤和水质进行改良,实现高效科技农业和育种,以及实现碳中和效应。”叶禾棠农业公司董事长叶玲表示,公司拟在美兰区成立“低碳高效农业科技产业园”。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韦晓凡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