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9日消息(记者 汪慧)重点园区发展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点,海南11个重点园区在自贸港建设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园区建设最重要的是资金投入,获得金融支持。这两年,海南金融业不断加大对园区支持力度,但是依然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洋浦港。刘洋摄
在今年的海南两会上,海南省政协委员韩明关心的重点正是园区发展。她认为,当前银行业相关信贷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应该采取措施为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信贷环境。
重点园区亟需更大力度信贷支持
2021年前三季度,11个园区实现营收8891.82亿元,同比增长147.3%;实现税收402.83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37.3%(用约2%的土地实现了37.3%的税收)。其中,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江东新区、海南生态软件园营收超千亿大关,7个园区营收增长超一倍;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海南生态软件园税收突破100亿元。
韩明说,园区对全省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对于园区建设而言,最重要的是资金投入,获得金融支持,但当前相关信贷政策对园区建设不利,存在政策模糊、政策界定、政策障碍等问题,难以获得银行业充分的信贷支持。
比如,市场主体纳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难以获得信贷准入。“海南重点园区大部分管理机构或运营主体为地方政府主导设立的管理平台公司,根据银行业监管要求,如果此类市场主体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实现市场化运作,或者被列入银保监会的政府融资平台名单,就无法办理新增信贷业务。”不仅如此,她还指出,业务性质边界不清晰也会导致信贷业务难于推进。
而除了上述情况,轻资产客户群体融资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韩明表示,很多园区的企业均是以轻资产为主,这类客户无固定资产,依靠的是团队、核心技术来获取收入,需要融资时往往因企业无有效资产抵押导致无法获得信贷资金支持。
建议给予重点园区差异化信贷政策
如何让园区获得更好的信贷支持?韩明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明确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之间的界定,在非商业或住宅地块上建设的,用于出租给指定招商对象的园区基础设施项目,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应不将其纳入房地产贷款管理,而是以基础设施贷款管理,以便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园区建设提供信贷支持。
韩明同时建议,给予重点园区差异化政策。“出台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进一步明确对园区主体的支持标准和支持范围,实施差异化的项目工程进度管理机制,同时围绕海南省大力推广的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灵活的供地方式,出台先行先试的担保政策。”
韩明还建议加快转变园区运营主体经营模式,推动各个重点园区运营主体由政府融资平台向市场化运作的一般公司转变,促进已纳入监管部门政府融资平台名单的企业调出名单,为金融机构与园区运营主体开展业务合作扫清障碍。
当然,园区获得更大力度的信贷支持需要各方协力。韩明认为,应该加强政府、园区与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便于金融机构制定服务园区的金融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在产品创新方面,她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海南自贸港金融产品创新窗口指导,更好满足园区企业融资需求。有银行为“轻资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了“知产贷”,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的方式有效为客户提供信贷支持,就是很好的创新。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