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 | 高水平建设自贸港如何发力?海南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汪慧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党中央赋予海南的重大历史使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为海南自贸港提出了政策制度设计,近两年来,海南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

  进入2022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也进入攻坚之年,是封关运作准备的关键之年。海南正以“一刻也不能等”的紧迫感,加快推动封关运作准备等重点工作。如何保障政策见效,把握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推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今年的海南省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不少政协委员就此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关键词:产业发展

  海南省政协委员任清华:助力自贸港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作为海南自贸港先行区示范区,洋浦推动各项政策落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洋浦保税港区发展迅猛,海南自贸港“样板间”初步成型。

  不过海南省政协委员任清华认为,洋浦开发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洋浦招商引资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汽车产业招商配套方面,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和产能指标,受《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限制,改装车、专用车未纳入自贸港鼓励类产业目录,无法享受15%企业所得税、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政策等。在引用外资方面,外资企业适用鼓励类产业目录范围较窄。

资料图:洋浦保税港区实施“一票多车便捷通关模式”的通关货车。

  任清华建议,支持石化新材料产业招商;支持汽车产业招商;支持引进和利用外资。

  比如在引用外资方面,争取国家发改委支持,推动扩大外商投资企业鼓励类范围,将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新增鼓励类产业同时列入海南自贸港外商投资企业鼓励类范围,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琼。同时优化外资纳统标准和考核方式,鼓励外资投入实体产业。

  她还建议加强自贸港政策的长期稳定性。一是推动尽快恢复内外贸同船加注保税油政策;二是将大宗商品贸易界过渡措施转变为长期政策,跟随经济发展需要适时扩充品类清单(例如“航空煤油”“柴油”等),继续不限于交易平台、不设交易额度下限、不区分内外贸。

  海南省政协委员陈明谦:利用优势打造海南高端医疗产业

  “没有能带动面广的支柱产业为支撑,就没法建设起强大的产业群。”海南省政协委员陈明谦认为,根据“相对优势”确定支柱产业,以“相对优势”发展产业,可获最佳效益。而高端医疗和大健康产业于海南对全国以致全球都是具备“相对优势”的,既有地理环境的自然优势,更有“独立立法”的制度优势,海南可以在此领域做出大文章。

  如何发展高端医疗产业?陈明谦建议,创造条件吸引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和高端人才;以特事特办的方式,最大限度方便企业。比如,为有意进入的拥有高精尖技术或独特产品的企业优惠提供建设用地(或以协商承诺制、或无价提供或先用地后交款等);为高端人才提供住房和奖励,降低其生活成本,健全良好的营商环境。

  他认为,要谋划以高端医疗器械为主轴,打造上下游产业链,从而发展高端医疗相关的产业群,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高地。

  海南省政协委员关亚丽: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品牌种子公司

  关亚丽表示,南繁科技城主要侧重于科研板块,以财政投资为主,种子贸易、知识产权交易等市场化规模化模式缺乏,前期种质资源保护、创新鉴定等方面仍有不足,薄弱的上游基础和不成规模的下游产业将是制约种业科技创新和海南特色产业发展的因素,不利于南繁科技城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她建议,首先可设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管理事务局,负责南繁科研育种的宏观管理。在政策上,出台优惠政策,由种子公司负责种子产业链的研发、试种、推广、销售等工作,逐步建设成具有种业产业集群的种子公司,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品牌种子公司。

  资料图: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做实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供图)

  她还建议加快建立适应当前高通量、集约化、高效率育种需求的新技术平台,研究提升从实验室到田间各环节南繁育种的机械化水平;设立南繁创投基金,申请国家科研项目和财政投入全力支持在三亚南繁科技城建立中国育种科研高端试验平台。此外,加强材料安全和种子资源安全保护也非常重要。

  海南省政协委员陈青:打造海南精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园

  “海南是发展热带精品高效农业产业的宝地,在着力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着力打造海南精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园,切实培育特色品牌助推乡村振兴显得尤为重要。”海南省政协委员陈青表示,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强化热带特色作物生态布局稳定性,稳固发展“一县一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园;二是强化“一县一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园与热带特色旅游业深度融合,着力培育地域特色产品国际品牌;三是强化“一县一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园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人、财、物配套保障。

  关键词:营商环境

  民建海南省委会:率先推动园区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民建海南省委会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全省各市县针对园区出台并强化各种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引进新的投资。但部分园区在招商中也存在着“重引进来、轻服务管理”的现象。

  民建海南省委会建议,以园区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立包括企业开办、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及竣工验收等企业投资全周期一站式服务窗口,并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咨询、辅导、答疑、跟踪的全周期无偿代办服务,率先将园区营商环境优化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这是推动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海南省政协委员吉小妹:优化营商环境,软环境建设要先行

  在海南省政协委员吉小妹看来,海南通过一系列举措,办证难、服务差等顽疾基本消除,优化营商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进一步缩短了与国内发达地区的营商环境的距离。但是海南软环境还存在差距,比如自贸港法前提下的自治法条不断完善,但解读工作稍显滞后;部分政策与企业的需求衔接不紧,导致企业的获得感不明显。

  吉小妹建议,加快政策解读平台的建设,处理政商关系,同时要重视服务配套设施及时跟进。“营商软环境的建设离不开服务配套设施的跟进,包括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她具体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搭建包括企业业务办理、创新产业平台的综合服务平台;二是加快人才住房的配套建设,给予来海南创新产业的人才安心创业的居所;三是加快完善园区租赁办公楼宇的建设,为有需要的初创企业等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四是承诺给企业及人才的补贴和优惠税收政策等福利要及时跟进兑现。

  关键词:人才建设

  海南省政协委员冯川建:构建普惠性人才聚揽机制

  海南政协委员冯川建认为,人才计划既要“引才引智”,也要“留才培优”,努力构建“普惠性的人才聚揽机制”,确保“引得进来”更要用得好,招才引智的红利政策要覆盖本土人才,留住本土人才,避免本土人才的流失。

  他建议扩大人才引进政策红利覆盖面,扩大人才引进经济待遇、落户、居留与出入境、保险与医疗、住房、税收、编制岗位与职称评聘、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优惠政策的覆盖面,系统研究,合理统筹,对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前已经在琼工作、创业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认定条件,逐步构建普惠性的人才聚揽机制,释放人才引进政策的红利,进一步激发本土人才干事兴业的热情,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添砖加瓦。

  海南省政协委员陈润:打造海南自贸港海外人才聚集高地

  海南政协委员陈润表示,作为中国著名侨乡之一,广大海外侨胞一直是投资建设海南的先行军,是海南走向国际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海南自贸港新征程中举足轻重的坚实力量,迫切想要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为了更好地支持华侨华人优秀人才归国创业,他建议创建和提供平台,为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和工作服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实海外人才为海南自贸港服务基础工作;制订相关政策措施,营造海外人才为海南自贸港服务的良好氛围;打造城市会客厅,满足高端交流需求。

  “下大力气加强引进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海外人才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真正做到政策汇才、产能聚才、环境留才,共建海南自贸港。”陈润表示。

>>点击进入海南两会专题<<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吴婵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