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21日消息(记者 王子遥)在海南的你是否知道,在身边一直有一个家庭医生群体在履行签约医疗服务吗?这一个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的团队,在契约基础上会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同时还有偿地提供个性化服务。然而,作为这样一个满足居民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缓解“看病难”的重要举措,却长期以来没有被居民广泛熟知。
在今年召开的海南省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上,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顾申红建议,海南应继续着力使基层医疗机构切实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公众对家庭医生的知晓率。
顾申红表示,海南是国内较早推进“家庭医生”工作的省份之一,2013年陵水作为国家乡村医生签约试点,2014年扩大到海口、三亚、琼海、昌江等4个市县。2016年,海南制定了《海南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试行)》,在全省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8年1月召开的海南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指出,到2020年,海南人均预期寿命预计将达到78.5岁,需继续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
但据她了解,这一政策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家庭医生签约流于形式,未展开各项服务,咨询健康问题只能通过卫生站公用电话咨询。目前省内多数社卫生服务站仅开展了慢性病管理,提供健康管理及生活方式指导等工作。签约后的“家庭医生”并不能为签约居民提供专属“家庭医生”服务。在她看来,家庭签约不难,难的是服务。
她建议,海南应持续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各种信息媒介广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与内容,大力宣传家庭医生先进事例,增强职业荣誉感,获得居民信任及支持。同时,建立家庭医生工作服务与管理网络平台,实现签约居民健康档案、健康管理、就医、专家咨询等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在医疗资源方面,应扩大全科医学招生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来增强家庭医生的社会竞争力,还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家庭医生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分诊和转诊,减少不必要的就医取药程序,提高服务的可操作性,避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流于形式。此外,还应探索完善综合激励政策,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重点向全科医生倾斜,对成绩突出的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表扬,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与自豪感,助力政策的施行。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